[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降低沉淀物的旋渦式排水裝置及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310588019.8 | 申請日: | 2013-11-21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69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發明(設計)人: | 馬建強;孫貴林;姚錦;銀彪;肖航;王志翔;周春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亨通光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67C9/00 | 分類號: | B6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宇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116 | 代理人: | 倪駿;莊益利 |
地址: | 215200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市經***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降低 沉淀物 旋渦 排水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VAD廢氣處理過程,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降低沉淀物的旋渦式排水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VAD是光纖預制棒制作的一種軸向沉積技術,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石英玻璃粉塵微粒經噴燈噴出,沉積于種子石英基棒一端,種子石英基棒不斷旋轉,并通過提升桿向上慢速移動,沿軸向形成多孔疏松體光纖預制棒。
反應的主要公式:
在進行光纖預制棒沉積過程,產生大量的HCl經過風機排放到廢氣處理塔,通過在循環水內增加NaOH進行噴淋中和后,生成的NaCl懸浮于集水箱內,集水箱處理水反復循環過程中大量NaCl懸浮于集水箱內,由于集水箱本身結構原因導致無法安裝攪拌裝置,懸浮于集水箱內的NaCl長期處于靜態而出現沉淀,無法排放,為減少集水箱內的沉淀物,循環水要求每天進行排放一次,同時定期停產進行維保安排人員進行人工清理。
反應的主要公式:
發明內容
現有技術中,噴淋管路末端是密閉狀態,而懸浮于集水箱內的NaCl長期處于靜態而出現沉淀,無法排放,本發明的目的是對集水箱提供一種源動力,通過對原有噴淋管道末端增加自循環管道,將高壓力的循環水直接輸送到集水箱內?,使靜態的集水箱成漩渦狀運動起來,降低NaCl等懸浮物的沉淀,在進行廢水排放時將NaCl懸浮物排出。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降低沉淀物的旋渦式排水裝置,該裝置包括:循環水泵1、螺旋噴淋頭4、進氣口5、集水箱6、排污口7、自循環管路9、噴淋管路8、自循環電動閥10,其中,循環水泵1用于抽取集水箱6內的水輸送到裝置頂部,螺旋噴淋頭4用于將循環水進行噴淋并將反應后的沉淀物輸送到集水箱6內,噴淋管路8末端經過自循環管路9連接到集水箱6內,自循環管路9與噴淋管路8、自循環電動閥10及集水箱6相連接,形成高壓自循環水流對集水箱6內液體進行漩渦式推動。
進一步地,自循環管路連接噴淋管路末端并伸入集水箱5-10cm。
進一步地,所述自循環電動閥根據設定時間進行定時啟動及停止或在進行排水時先手動開啟電動閥。
進一步地,在集水箱液體漩渦運動過程中,啟動排水閥及排水泵,通過排污口排出沉淀物。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降低沉淀物的旋渦式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廢氣處理塔在進行廢氣處理過程中采用循環水泵抽取集水箱內的水輸送到塔頂;
步驟(2)經過各條噴淋管路分流后通過螺旋噴淋頭噴淋到塔體內,噴淋水經過中和反應后將沉淀物輸送到集水箱;
步驟(3)自循環電動閥根據設定時間進行定時啟動及停止或在進行排水時先手動開啟電動閥,使高壓力的循環水經過自循環管路對集水箱液體進行反復沖刷,集水箱內部液體處于旋渦運動狀態;
步驟(4)啟動排水閥及排水泵,將沉淀物排放出去。
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通過對噴淋管路末端增加自循環管路,安裝的自循環管路伸入集水箱內5-10cm(注:如果條件允許可將伸入集水箱內管路成一定角度),使集水箱液體實現自循環,同時水溶液處于運動狀態,降低沉淀物,排水時提高沉淀物的排放,延長水箱內液體使用時間,減少廢水排放量,節約用水、節約資金、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現有技術的VAD廢氣處理裝置。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裝有自循環管路的VAD廢氣處理裝置。
圖3為根據本發明裝置產生的集水箱液體旋轉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亨通光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亨通光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801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