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87746.2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59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冷如波;周慶偉;凌天鈞;董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8/04 | 分類號: | H01M8/04;H01M8/2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杜娟娟;湯春龍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張江***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料電池 發動機 系統集成 結構 | ||
1.一種車輛用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結構,該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包括電堆、空氣系統、水系統、氫氣系統、動力控制單元以及電驅動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結構包括框架,所述框架構造成所述電堆、空氣系統、水系統、動力控制單元以及電驅動系統可布置于其上且呈多層;所述電堆設置在所述框架的基本中心位置處;所述動力控制單元設置在所述框架的頂層;所述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的其余部分則圍繞所述電堆固定于所述框架;其中,所述電堆、動力控制單元以及所述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的其余部分均分別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所述框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電池發動機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水平承載部、與水平承載部連接且自其向上延伸的上承載部,以及與水平承載部連接且自其向下延伸的下承載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電池發動機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控制單元位于所述電堆之上且固定于上承載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系統包括空壓機、空壓機控制器、中冷器與增濕器,所述空壓機位于所述電堆的第一側且固定于所述框架的下承載部,所述空壓機控制器位于所述電堆的第二側且固定于所述框架的下承載部,所述中冷器固定于所述空壓機,所述增濕器在所述電堆的第二側錯開所述空壓機控制器固定于所述框架的下承載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系統的燃料電池系統水泵與其水泵控制器、以及用于所述動力控制單元的水泵及其水泵控制器,均設置在所述電堆的第二側且固定于所述框架的下承載部,其中,燃料電池系統水泵控制器和所述動力控制單元的水泵控制器分別電連接到所述動力控制單元以獲得電力。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電堆的電堆控制單元位于所述電堆的第一側并固定于所述框架的上承載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驅動系統包括電機及減速器,所述電機與所述減速器均位于所述電堆的第三側且固定于所述框架的下承載部。
8.如權利要求4到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側為所述電堆朝向車輛的濾清器的那一側,對所述電堆而言,所述第三側是所述第一側的相對側,所述第二側是從車輛的駕駛艙看向前艙的方向時位于電堆左側的那一側。
9.如權利要求7中所述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框架的外側的外殼,所述外殼設置有多個用于所述電堆、空氣系統、水系統、動力控制單元以及電驅動系統與車輛其它部件對接的接口。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集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堆、空氣系統、水系統、動力控制單元以及電驅動系統分別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框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774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