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機終端復合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87708.7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6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其娟;孫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安費諾永億通訊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5/01 | 分類號: | H01Q5/01;H01Q1/36;H01Q1/22;H01Q1/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機 終端 復合 天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線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手機終端復合天線。
?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的迅速發展,移動終端功能日趨豐富,GPS、BT/WIFI(2.4GHz)、WIFI(5GHz)等應用逐步普及,需要更多的天線去覆蓋新的頻段范圍,越來越多的移動終端不僅僅只有一個主天線,還會結合很多的輔天線,如GPS天線、BT?天線和WIFI天線。但是在移動終端內部留給天線的空間十分有限,并且這些天線在移動終端內部會占據一定的空間,所以天線的空間因素成為制約移動終端小型化的發展。因此,在目前移動終端的外部尺寸和內部空間都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在追求強大的功能的同時,還能使得移動終端的體積能夠輕薄便捷,是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此外,為了提高通信的無線性能,常常在產品設計中加入分集接收電路,用來減少多徑等影響。目前,越來越多的無線終端可支持分集接收和WIFI功能。分集單元與WIFI單元均使用獨立的天線,或者分集單元與GPS單元使用一個天線,WIFI單元單獨使用另一個天線。但是存在以下缺陷:分集單元與WIFI單元均使用獨立的天線,可導致同一產品天線過多,存在干擾共存的問題;而分集單元與GPS單元使用一個天線,需要射頻開關切換,二者不能同時使用。
?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中的缺陷,本發明為一種手機終端復合天線,?設置于一移動終端內,所述手機終端復合天線包括具有導電性能的殼體和天線部分;其中,
所述天線部分包括輻射體、饋電部分、開關和電感,所述饋電部分接收饋源信號,所述輻射體呈一端開口的蓋狀?,所述輻射體的開口端通過絕緣介質與所述殼體相連;其中,所述饋電部分和所述開關位于所述輻射體與所述殼體連接處的上端面上,所述電感位于所述輻射體與所述殼體連接處的下端面上,所述電感位于所述饋電部分和所述開關之間的位置上,且所述饋電部分、開關和電感均連接所述殼體和所述輻射體。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呈兩端開口的中空多邊形體。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天線部分與所述殼體之間的距離為0.5mm-2mm。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絕緣介質呈閉合環狀。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開關采用射頻開關或具有通斷功能的二極管。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感的電感值范圍為1.5nH-6.8nH。
本發明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手機終端復合天線,可作為天線中的輔助天線使用,能夠同時工作在分集接收、GPS通訊以及WIFI通訊三個工作頻段,從而簡化天線設計、減少了使用空間,適應天線空間尺寸減小的趨勢。
?
附圖說明
結合附圖,通過下文的述詳細說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優點,其中:
圖1為本發明的的反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正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側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三維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原理圖一;
圖6為本發明的原理圖二。
符號說明:
11-殼體
12-絕緣介質
101-饋電部分
102-輻射體
103-開關
104-電感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示出本發明實施例的附圖,下文將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然而,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形式實現,并且不應解釋為受在此提出之實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這些實施例是為了達成充分及完整公開,并且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完全了解本發明的范圍。這些附圖中,為清楚起見,可能放大了層及區域的尺寸及相對尺寸。
參考圖1-6,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手機終端復合天線,設置于一移動終端上,集分集接收、GPS、WIFI通訊三種不同功能為一體。該手機終端分集、GPS、WIFI復合天線包括具有導電性能的殼體11和天線部分,天線部分和殼體之間通過絕緣介質相連。其中,天線部分包括饋電部分101、輻射體102、開關103和電感1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安費諾永億通訊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安費諾永億通訊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770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度密封防水型倒車雷達
- 下一篇:硅碳復合納米管陣列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