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于多條碼的智能視覺識別跟蹤的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86382.6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577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明(設計)人: | 柯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拓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F9/4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條碼 智能 視覺 識別 跟蹤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于多條碼的智能視覺識別跟蹤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條碼識別技術及方法是由光源發出的光線經過光學系統照射到條碼符號上面,被反射回來的光經過光學系統成像在光電轉換器上,使之產生電信號,信號經過電路放大后產生模擬電壓,它與照射到條碼符號上被反射回來的光成正比,再經過濾波、整形,形成于模擬信號對應的方波信號,經譯碼器解釋為計算機可以直接接受的數字信號。
現有的條碼識別技術及方法存在如下缺點:
1.現有條碼識別技術及方法要求光源發出光線必須要對準條碼所在位置,并且具有一定的角度,對使用者的要求比較高。
2.現有條碼識別技術及方法的應用空間及環境比較狹小,對光影響比較大的場合就無法使用。
3.現有條碼識別技術及方法極易受到光線的信息的影響,因此誤碼率較高。
4.現有條碼識別技術及方法要求一些昂貴的元器件才能有一些比較好的效果。
5.現有的條碼識別技術及方法要求的已知條件是條碼所在的位置已經明確。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應用于多條碼的智能視覺識別跟蹤的方法和系統,降低了成本及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誤差率。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應用于多條碼的智能視覺識別跟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用戶需求將設備的各個組件進行組裝與調試;
(2)抽取并使用進入該處理程序的某型產品使用軟件制作針對該型產品的模版;
(3)在軟件主界面選擇模板,點擊運行,設備即按照所選模板參數開始進行全自動的工業化生產;
進一步,所述若存在未識別的產品條碼,則可在不停止生產線的情況下使用補碼端進行處理。
進一步,所述步驟(3)中的全自動化生產的步驟包括:
(31)選擇產品模板;
(32)單片機通知前機臺運送產品到設備入口;
(33)入口軌道傳感器被觸發,單片機控制SMT可變軌道將產品送入設備內部,直至遇到工作軌道傳感器;
(34)工作軌道傳感器被觸發,單片機控制SMT可變軌道停止運動;
(35)系統根據模板參數控制相機及單片機對產品進行定點拍照;
(36)系統根據模板參數從原圖采集條碼區域并存為小圖;
(37)系統根據模板參數對小圖中的條碼進行識別,直至識別完成;
(38)識別完成后,系統為每一個產品生成一個csv文件存儲條碼信息,然后單片機控制SMT可變軌道將產品送出設備,并進行第(32)步。
一種應用于多條碼的智能視覺識別跟蹤系統,包括調試模塊、模版管理模塊、定位模塊、基礎架構模塊、邏輯及流程控制模塊、用戶反饋模塊和補碼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視覺識別模塊,用于識別采集產品圖片上的條碼信息,捕獲產品圖片并對這些圖片進行拼接處理,標記并扣取上面的條碼區域,然后采用組合式識別方案并校驗,最后將校驗結果及條碼信息發送至邏輯及流程控制模塊。
進一步,所述組合式識別方案包括條碼識別和條碼規則的檢驗,所述條碼識別包括自動識別和迭代識別。
進一步,所述自動識別方案包括直接對條碼原圖進行自動識別、對條碼原圖進行黑白處理然后進行自動識別、對條碼原圖進行黑白處理和對比度處理然后進行自動識別以及對條碼原圖進行黑白處理、對比度處理和銳化處理然后進行自動識別;
進一步,所述迭代識別方案包括直接對條碼原圖進行迭代識別,對條碼原圖進行黑白處理然后進行迭代識別、對條碼原圖進行黑白處理和對比度處理然后進行默認迭代識別以及對條碼原圖進行黑白處理、對比度處理和銳化處理然后進行迭代識別。
進一步,所述若通過自動識別方案可以得到有效的條碼信息,則對條碼信息進行條碼規則校驗,校驗通過后識別完成。
進一步,所述若通過自動識別方案無法得到有效的條碼信息,則對條碼進行迭代識別;所述若通過迭代識別方案可以得到有效的條碼信息,則對條碼信息進行條碼規則校驗,校驗完成后識別完成。
進一步,所述視覺識別模塊若是處于制作模版的模式下,則會根據條碼信息自動生成條碼規則的校驗字符串并將所有可采集到有效條碼信息的方案進行排序然后記錄到模板中;若是處于生產模式下,則會使用模板中所記錄的識別方案依次采集條碼信息,并將讀取到的條碼信息進行規則校驗,然后將通過校驗的條碼信息返回至邏輯及流程控制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拓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拓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638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