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負載甲烷磺酸的固體酸催化劑、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85101.5 | 申請日: | 2013-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60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明(設計)人: | 施力;劉乃旺;濮鑫;王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31/02 | 分類號: | B01J31/02;C07C15/08;C07C7/1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輝 |
| 地址: | 2002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負載 甲烷 固體 催化劑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1.一種用于脫除芳烴中烯烴組分的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其中,所述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呈無定形狀態,且包含無定形二氧化硅和負載其上的甲烷磺酸;所述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通過以下方式制得:
(1)在無水條件下,將正硅酸乙酯(TEOS)和無水甲酸混合,形成均勻的溶液;
(2)加入甲烷磺酸,繼續混合,形成催化劑中間體;和
(3)焙燒所述催化劑中間體,形成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脫除芳烴中烯烴組分的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經500℃焙燒后保持原有無定形狀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脫除芳烴中烯烴組分的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的比表面積為300-1000m2/g,孔徑分布在0.81-2.17nm。
4.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用于脫除芳烴中烯烴組分的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在無水條件下,將正硅酸乙酯(TEOS)和無水甲酸混合,形成均勻的溶液;
(2)加入甲烷磺酸,繼續混合,形成催化劑中間體;和
(3)焙燒所述催化劑中間體,形成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制備用于脫除芳烴中烯烴組分的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硅酸乙酯(TEOS)和無水甲酸摩爾比為1:0.05-5。
6.如權利要求4所述制備用于脫除芳烴中烯烴組分的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無定形二氧化硅的干質量計,所述甲烷磺酸的量為1質量%-30質量%。
7.如權利要求4-6任一項所述制備用于脫除芳烴中烯烴組分的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中間體在20-100℃、優選30℃下靜置1-6小時。
8.如權利要求4-6任一項所述制備用于脫除芳烴中烯烴組分的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中間體在60-500℃的溫度下在馬弗爐中焙燒1-6小時。
9.如權利要求4-6任一項所述制備用于脫除芳烴中烯烴組分的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正硅酸乙酯(TEOS)和無水甲酸是通過攪拌30-100分鐘來進行的;加入甲烷磺酸后繼續混合的攪拌強度高于混合正硅酸乙酯(TEOS)和無水甲酸的攪拌強度,優選的,加入甲烷磺酸后繼續混合1-100分鐘。
10.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用于脫除芳烴中烯烴組分的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在芳烴、尤其是對二甲苯的生產中用于去除烯烴組分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理工大學;,未經華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510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