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負壓釜法制造真空玻璃的封邊材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84824.3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39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韻秋;徐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凱尚綠色建筑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8/24 | 分類號: | C03C8/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載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116 | 代理人: | 莊益利 |
| 地址: | 2112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負壓釜 法制 真空 玻璃 邊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負壓釜法制造真空玻璃的封邊材料,其原料配比按物質量包括:氧化錫(SnO)50~60mol%,氧化鎂(MgO)10~20mol%,五氧化二磷(P2O5)20~30mol%,氧化物添加劑0~10mol%。所述氧化物添加劑為: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鋁(Al2O3)及氧化硼(B2O3)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本發明的封邊材料,加入溶劑后,在常溫下需呈膏狀,在100℃~150℃溶劑部分揮發,呈多孔半固態狀(顆粒膠合堆積狀),其熔點在280℃~600℃之間,熔融冷卻后呈現固態玻璃特性;應用本發明的封邊材料,使得省去開槽布置氣嘴、抽真空及熔封氣嘴等極易使產品破損且耗時長的工序,利用負壓釜直接制造真空玻璃得以實現,提高了真空玻璃的成品率和生產效率,降低了其他工藝需要多次加溫的能耗,具有極高的經濟推廣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制造真空玻璃用的封邊材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負壓釜法制造真空玻璃的封邊材料。
背景技術
真空玻璃的生產主要包括以下步驟:開片磨邊清潔→開氣嘴槽→布氣嘴、布撐、封邊→燒結(高溫,6小時)→冷卻(6小時)→抽真空(8小時)→熔封氣嘴→成品。其中在進行抽真空及熔封氣嘴時,氣嘴極易產生破損、碎裂,致使整個產品報廢,造成真空玻璃生產成品率低,極度影響了真空玻璃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利用負壓釜制造真空玻璃,省去開槽布置氣嘴、抽真空及熔封氣嘴等極易使產品破損且耗時長的工序,能夠極大地提高了真空玻璃的成品率和生產效率,本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封邊材料封邊后,將半成品玻璃板置入負壓釜之中,隨即逐漸提高負壓釜內的溫度,封邊材料隨著部分溶劑揮發后成多孔半固態狀,此時降低負壓釜內的氣壓,半成品玻璃板的夾腔內的氣壓會同時降低與負壓釜保持一致。當氣壓負壓釜開始繼續升溫至封邊材料熔點,使封邊料熔融為膠狀,將原來空隙在瞬間被融溶封堵,封邊材料將使上下層玻璃介面熔融,此時開始增壓降溫,由于夾層內外氣壓失衡,封邊膠狀料將被擠壓至兩片玻璃的縫隙之中,但由于溫度也在下降,封邊材料的流動性減弱并固化,最終將上下層玻璃融為一體,得到內部氣壓為10-2Pa左右真空玻璃產品。利用本法制作真空玻璃,需要采用一種特殊的封邊材料,其在常溫下需呈膏狀,在100℃~150℃溶劑部分揮發,呈多孔半固態狀(顆粒膠合堆積狀),其熔點需在280℃~600℃之間,熔融冷卻后呈現固態玻璃特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負壓釜法制造真空玻璃的封邊材料,加入溶劑后,在常溫下需呈膏狀,在100℃~150℃溶劑部分揮發,呈多孔半固態狀(顆粒膠合堆積狀),其熔點需在280℃~600℃之間,熔融冷卻后呈現固態玻璃特性,能夠適用于利用負壓釜直接制造真空玻璃的方法。
為了達到以上技術效果,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負壓釜法制造真空玻璃的封邊材料,其組成成分按物質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
氧化錫(SnO) 50~60mol%;
氧化鎂(MgO) 10~20mol%;
五氧化二磷(P2O5) 20~30mol%;
氧化物添加劑 0~10mol%。
優選的,其組成成分按物質量百分比計包括以下組分:
氧化錫(SnO) 55mol%;
氧化鎂(MgO) 15mol%;
五氧化二磷(P2O5) 25mol%;
氧化物添加劑 5mo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凱尚綠色建筑管理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凱尚綠色建筑管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48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針對焊接煙塵的過濾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渣油反沖洗過濾系統及過濾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