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泥巖化學勢擴散系數測試裝置及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83245.7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922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光磊;張超;程遠方;鄧文彪;黃浩勇;李夢來;李友志;王京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G01N13/00 | 分類號: | G01N13/00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羅文遠 |
| 地址: | 266580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泥巖 化學勢 擴散系數 測試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泥巖化學勢擴散系數測試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壓力控制系統、溫度控制系統、高壓釜及輔助數據采集與控制系統,其中壓力控制系統分為圍壓加載系統、頂端壓力加載系統及底端壓力加載系統,所述的圍壓加載系統有圍壓泵(20),頂端壓力加載系統有第一平流泵(1)、第二平流泵(14)、第一中間容器(7)、第二中間容器(8)、第一回壓閥(5)、第二回壓閥(11)、第一截止閥(3)、第二截止閥(4)、第三截止閥(6)、第四截止閥(9)、第五截止閥(10)和第六截止閥(12),底端壓力加載系統有第三平流泵(22)、第三中間容器(23)、第七截止閥(24)、第八截止閥(26),溫度控制系統有恒溫箱(16),高壓釜(17)放置在恒溫箱(16)中,巖樣夾持器(18)安裝在高壓釜(17)中;輔助數據采集與控制系統包括第一壓力傳感器(2)、第二壓力傳感器(13)、第一化學勢測試儀(15)、第三壓力傳感器(19)、第二化學勢測試儀(21)、第四壓力傳感器(25);
所述的巖樣夾持器(18)的頂端一路依次通過第一化學勢測試儀(15)、第一中間容器(7)、第三截止閥(6)、第一回壓閥(5)、第一截止閥(3)和第一壓力傳感器(2)連接到第一平流泵(1);巖樣夾持器(18)的頂端的另一路依次通過第二中間容器(8)、第四截止閥(9)、第二回壓閥(11)、第六截止閥(12)和第二壓力傳感器(13)連接到第二平流泵(14);
所述的巖樣夾持器(18)的底部的一路通過第二化學勢測試儀(21)、第四壓力傳感器(25)、第七截止閥(24)、第三中間容器(23)連接到第三平流泵(22);巖樣夾持器(18)的底部的另一路連接第八截止閥(26);
所述的巖樣夾持器(18)的一側通過第三壓力傳感器(19)連接圍壓泵(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巖化學勢擴散系數測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回壓閥(5)上連接第二截止閥(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巖化學勢擴散系數測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回壓閥(11)上連接第五截止閥(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泥巖化學勢擴散系數測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壓釜(17)包括卡環(40)、套環(41)、高壓釜殼體(43)、底座(44),所述的高壓釜殼體(43)的底部設有開口,開口通過“王”字形的底座(44)固定密封,底座(44)的上部通過卡環(40)將底座(44)與高壓釜殼體(43)底部的卡槽固定在一起,并在卡環(40)外側設有套環(41)固定;高壓釜殼體(43)的內腔安設巖樣夾持器(18),高壓釜殼體(43)的頂部設有圍壓流體出口(4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泥巖化學勢擴散系數測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巖樣夾持器(18)包括定位栓(33)、夾持器底座(34)、橡膠套(36)、鐵片箍(37)、夾持器壓頭(38)、夾持器支架(39),所述的夾持器底座(34)的下部通過定位栓(33)與高壓釜的底座(44)連接,夾持器底座(34)的上部固定夾持器支架(39),夾持器支架(39)的頂部設有夾持器壓頭(38),夾持器壓頭(38)與夾持器底座(34)之間通過鐵片箍(37)固定橡膠套(36),橡膠套(36)內裝有測試用的巖樣(3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泥巖化學勢擴散系數測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夾持器壓頭(38)的中心和偏心處分別設有循環凹槽,兩個循環凹槽分別通過管線連接頂端流體入口(27)和頂端流體出口(31),穿過夾持器底座(34)引到高壓釜的底座(44)外端。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泥巖化學勢擴散系數測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夾持器底座(34)的中心和偏心處分別設有循環凹槽,兩個循環凹槽分別通過管線連接底端流體入口(28)和底端流體出口(29),并分別穿過夾持器底座(34)引到高壓釜的底座(44)外端。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泥巖化學勢擴散系數測試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夾持器底座(34)的一側通過管線連接圍壓流體入口(30),分別穿過夾持器底座(34)引到高壓釜的底座(44)外端。
9.一種如上述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泥巖化學勢擴散系數測試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a連接實驗裝置:
根據實驗要求,連接實驗裝置;其中在連接所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中間容器時,首先要調整各個中間容器的活塞位置,并使活塞靠近泵入鉆井液一段的平流泵,進而延長鉆井液單泵循環時間,減小更換鉆井液泵入方向的頻率;調整完中間容器位置之后,將過濾好的鉆井液分別注入頂端與底端的中間容器中,并將中間容器連接到鉆井液循環管線上,在所有實驗管線連接好之后,檢查各接口是否已完全密閉,確保實驗管線的密閉性;
b放置巖樣:
實驗所用巖樣的規格為直徑25mm、高10mm,獲取巖樣后將其放入巖樣夾持器中,并將夾持器壓頭與橡膠套用鐵片箍固定,確保巖樣完全密封,使得圍壓、頂端壓力、底端壓力相互隔離;之后將巖樣夾持器放入高壓釜中,關閉高壓釜,并檢查其密閉性;
c加載圍壓:
通過伺服電機向高壓釜中泵入圍壓油,至完全充滿高壓釜;啟動圍壓泵,進行施加圍壓;
d溫度控制:
打開恒溫箱,根據實驗要求設置恒溫箱上的值,在溫度達到設定值之后,進行下一步操作;
e循環鉆井液,加載頂端壓力:
開啟頂端的第一平流泵和第二平流泵,加載第一回壓閥和第二回壓閥的回壓,兩個回壓閥加載至相同回壓P2,先由第一平流泵工作,加載頂端壓力,加載至壓力P1,經過時間t后,再由第二平流泵工作,加載頂端壓力,同樣加載至P1,以時間t為周期,兩個平流泵往復加載,保持端實驗用液在巖樣頂端循環;
f加載底端壓力:
開啟第三平流泵,加載底端壓力,當壓力加載至P1時,關閉底端管線的進口與出口,使巖樣底端成為一個密閉空間;
g數據采集:
實時觀察記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壓力傳感器所顯示的壓力值,并準備記錄化學勢測試儀測量所得的巖樣兩端化學勢的值,注意其變化規律;
h更改實驗狀態,循環實驗:
改變恒溫箱溫度及頂端與底端的壓力,重復步驟a至g,得到不同溫度及壓力條件下化學勢在巖樣的分布規律;
i實驗結束
實驗結束時,首先停止所述多個平流泵的運行,放空回壓閥回壓,卸載頂端與底端的壓力,在巖樣兩端壓力卸載完成后,在控制面板設定圍壓壓力為零,將高壓釜中圍壓卸載為零,待高壓釜中壓力卸載完成后,停止圍壓泵,驅出高壓釜中液壓油,拆卸高壓釜及巖樣夾持器,取出巖樣,觀測巖樣是否完好;拆卸用于循環實驗用液的管線及中間容器,用蒸餾水清洗實驗管線及中間容器,防止實驗用液對管線的腐蝕,重新組裝管線與中間容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324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