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實測響應信息的電力系統主導失穩模式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82555.7 | 申請日: | 2013-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320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15 |
| 發明(設計)人: | 湯涌;吳為;孫華東;何劍;林偉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實測 響應 信息 電力系統 主導 失穩 模式識別 方法 | ||
1.一種基于實測響應信息的電力系統主導失穩模式識別方法,判斷多機互聯電力系統在故障后的主導失穩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S1,通過WAMS量測系統測量的信息確定故障后所述多機互聯電力系統的輸電斷面;
步驟S2,以T為采樣周期通過所述WAMS量測系統周期性的獲取能夠反映所述多機互聯電力系統動態特性的輸電斷面動態特征信息;
步驟S3,根據所述輸電斷面特征信息,計算能反映系統主導失穩模式的兩種主導系統變量;
步驟S4,根據所述主導系統變量,計算主導失穩模式識別指標S;
步驟S5,根據所述主導失穩模式識別指標S,判斷兩種主導系統變量是否相等,是,主導失穩模式無法識別,執行步驟S6;否,判斷出主導失穩模式為功角失穩或電壓失穩;
步驟S6,當無法判斷所述多機互聯電力系統在故障后i時刻的主導失穩模式時,設置i的值為i=i+T,執行步驟S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通過WAMS量測系統測量的信息確定故障后所述多機互聯電力系統的輸電斷面時,輸電斷面位于失去同步的送受端系統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依據WAMS量測系統測量的信息確定故障后所述多機互聯電力系統的輸電斷面所包含的聯絡線,當聯絡線有多條時,取失穩聯絡線上的信息作為輸電斷面動態特征信息。
4.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電斷面動態特征信息包括不同時刻輸電斷面上失穩聯絡線的有功功率、聯絡線首末端電壓幅值及相角;其中,故障后第i時刻輸電斷面上第k條聯絡線的有功功率為聯絡線首末端電壓幅值分別為聯絡線首末端電壓相角分別為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從故障后開始通過所述WAMS量測系統周期性的獲取能夠反映所述多機互聯電力系統動態特性的輸電斷面動態特征信息,所述輸電斷面動態特征信息的采樣周期T與所述WAMS量測系統中的PMU測量單元的采樣周期相同。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根據所述輸電斷面動態特征信息,計算能反映系統主導失穩模式的主導系統變量的方法如下:
故障后第i時刻和第i-T時刻所述輸電斷面上第k條聯絡線的有功功率分別為和則i時刻第k條聯絡線的有功功率變化量為:
故障后第i時刻所述輸電斷面上第k條聯絡線的首末端電壓幅值分別為和故障后第i-T時刻所述輸電斷面上第k條聯絡線的首末端電壓幅值分別為和則i時刻第k條聯絡線首末端電壓幅值變化量和分別為:
故障后第i時刻和第i-T時刻所述輸電斷面上第k條聯絡線的首末端電壓相角差和分別為:
則故障后第i時刻所述輸電斷面上第k條聯絡線的首末端電壓相角差的變化量為:
則第i時刻能反映系統主導失穩模式的主導系統變量和分別為:
其中,Zk為第k條聯絡線線路阻抗,α為阻抗角的余角,Zk=RΣ+jXΣ=|Z|∠arctgXΣ/RΣ,α=π/2-arctgXΣ/R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255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