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建立一用電模型的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80921.5 | 申請日: | 2013-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36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宋經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
| 主分類號: | G06Q10/04 | 分類號: | G06Q10/04;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陸勍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立 用電 模型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用于建立一用電模型的裝置及方法;更具體而言,本發明是關于一種利用非目標用戶的用電數據來為一目標用戶建立一用電模型的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在資源漸趨匱乏且能源價格日益上漲的今日,能源管理為社會大眾非常關切的議題。社會大眾莫不希望通過智慧化的監測、管理與控制,來有效率地分配與運用能源。
能源管理可分為供電端的能源管理及用電端的能源管理。供電端的能源管理是通過智慧電網連結傳統的供電網絡與再生能源,即時地監測供需狀態,適時地加以調整,使之有最大的成效。供電端的能源管理的目的在確保供電品質,降低電網建制與管理成本。至于用電端的能源管理,則著重于即時分析用電信息與預測未來用電需求,并且配合電價政策管理用電,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進一步降低電費支出,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當一用戶需要進行用電端的能源管理時,已知技術需要一長段時間(例如:數個月、一季或一年)先行搜集該用戶的用電數據,之后再依據這些搜集到的用電數據來建立用電模型,并再以此用電模型推測該用戶未來的用電量。由此可知,已知技術需要長時間搜集用戶的歷史用電信息才能對該用戶進行用電預測。然而,若用戶在購買能源管理的產品及服務后,還需要等候一年半載方能使用其服務(例如:用電預測、預測月底將要交多少電費),則將會降低用戶的購買及使用的意愿。
有鑒于此,本領域仍亟需一種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建立用電模型的技術。
發明內容
為解決已知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建立一用電模型的裝置及方法。
本發明所提供的該裝置包含一儲存單元及一處理單元,且二者電性連接。該儲存單元儲存數個用戶中的每一個的一用電數據及一目標用戶的一用電數據。該處理單元用以進行以下運作:(a)自該等用戶中選取數個以作為一群組,(b)利用該群組所包含的該等用戶所對應的該等用電數據建立一預測模型,(c)利用該預測模型計算該目標用戶的一預測用電值,(d)計算該目標用戶的一實際用電值與該預測用電值的一誤差值,其中該實際用電值包含于該目標用戶的該用電數據中,以及(e)重復該運作(a)、該運作(b)、該運作(c)及該運作(d)直到符合一預設條件。該處理單元更選取小于一預設值的該等誤差值所對應的該等群組作為數個選定群組,選取重復出現于該等選定群組的至少一用戶作為至少一選定用戶,且利用該至少一選定用戶所對應的該至少一用電數據及該目標用戶的該用電數據建立該目標用戶的該用電模型。
本發明所提供的建立一用電模型的方法適用于一電子裝置,且該電子裝置儲存數個用戶中的每一個的一用電數據及一目標用戶的一用電數據。該用電模型建立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自該等用戶中選取數個以作為一群組,(b)利用該群組所包含的該等用戶所對應的該等用電數據建立一預測模型,(c)利用該預測模型計算該目標用戶的一預測用電值,(d)計算該目標用戶的一實際用電值與該預測用電值的一誤差值,其中該實際用電值包含于該目標用戶的該用電數據中,(e)重復該步驟(a)、該步驟(b)、該步驟(c)及該步驟(d)直到符合一預設條件,(f)選取小于一預設值的該等誤差值所對應的該等群組作為數個選定群組,(g)選取重復出現于該等選定群組的至少一用戶作為至少一選定用戶,以及(h)利用該至少一選定用戶所對應的該至少一用電數據及該目標用戶的該用電數據建立該目標用戶的該用電模型。
本發明會重復地以不同群組所包含的用戶的用電數據來為目標用戶建立一預測模型,并計算這些預測模型所預測的預測用電值與實際用電值的誤差值,直到符合一預設條件。之后,本發明再自這些誤差值中,選取小于一預設值者,并將這些小于預設值的誤差值所對應的群組作為選定群組,再選取重復地出現于這些選定群組中的至少一用戶作為至少一選定用戶,而這些選定用戶便是用電行為與目標用戶近似者。
之后,本發明再利用至少一選定用戶所對應的至少一用電數據及目標用戶的用電數據建立目標用戶的用電模型。由于本發明是以用電行為與目標用戶近似者的用電數據及目標用戶自己的用電數據來建立用電模型,故不需要長時間搜集目標用戶的用電數據,即能建立出適合此目標用戶的用電模型。
在參閱附圖及隨后描述的實施方式后,此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了解本發明的其他目的,以及本發明的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附圖說明
圖1A是描繪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裝置1;
圖1B是描繪以一預測模型計算誤差值的范例;以及
圖2是描繪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流程圖。
符號說明:
1: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未經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809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