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烷氧硅基)烷烴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79193.6 | 申請日: | 2013-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88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池;黃金華;王前偉;邵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F7/18 | 分類號: | C07F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鄭瑋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烷氧硅基 烷烴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合成反應領域,具體涉及采用三烷氧基硅烷與二烯烴為原料制備雙(烷氧硅基)烷烴的方法。
背景技術
雙(烷氧硅基)烷烴(通式I化合物),由于該結構具有高度的致密性和附著力,制成的產品具有優異的防水耐候性能,因此被用于金屬表面防腐處理,電子材料的封裝,金屬涂料改性等方面。
有關該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在DE2332167中有過報道:主要是采用雙烯烴與含氫氯硅烷在氯鉑酸催化劑制備成雙(氯硅基)烷烴,然后再與相應的醇鈉反應獲得最后的雙(烷氧硅基)烷烴,該方法由于采用氯硅烷為原料,其環境污染較大,并且雙(氯硅基)烷烴的一次轉化率較低(僅為40%以下),因此不適用于工業上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目前雙(烷氧硅基)烷烴的合成污染嚴重,一次轉化率低,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種雙(烷氧硅基)烷烴的制備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雙(烷氧硅基)烷烴的制備方法,包括如反應式1所示,通式II化合物和通式III化合物在溶劑中,經催化劑催化,進行硅氫加成反應獲得通式I化合物,所述催化劑為十二羰基三釕,
反應式1
其中,R為C1-C5的烷基,n為4、5、6、7、8、9或10。
優選地是,所述制備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將催化劑加入溶劑中加熱回流20-40min,制得催化組合物;
2)催化組合物加入溶劑中升溫至80℃時,將通式II化合物和通式III化
合物加入,添加完畢后回流反應20-40min;
3)反應完全,通過減壓蒸餾提純獲得目標物。
優選地是,每摩爾通式III化合物反應的催化劑的用量為0.004-0.008g。
優選地是,所述溶劑為異丙醇。
優選地是,所述R為甲基或乙基。
優選地是,所述n為6或8。
本發明中所述烷基是指直鏈或支鏈的飽和鏈烴基,比如甲基、異丙基等。
本發明提供的方法采用常壓下反應,具有工藝簡單易行,產品純度高,原料易得,反應溫和,反應速度快,原料成本較低等優點,采用十二羰基三釕作為硅氫加成催化,與傳統的Pt系催化劑相比具有選擇性高,價格低廉,合成簡單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實施例中所用試劑均為市購商品。
Bruker400MHz核磁共振儀測定,TMS為內標,化學位移單位為ppm。
實施例11,6-雙三甲氧基硅基己烷(式I-1化合物)的制備
將1g十二羰基三釕投入到30g異丙醇中,在氮氣保護下,70℃下攪拌回流30min,降溫,用無水異丙醇稀釋到50g制得催化組合物。
在裝有機械攪拌,冷凝管,溫度計和滴液漏斗的1000ml四口燒瓶中投入0.2g(含0.004g十二羰基三釕)的催化組合物和100ml無水異丙醇,加熱到80℃時滴加84g1,5-己二烯(式III-1化合物)和245g三甲氧基硅烷(式II-1化合物)的混合液,滴加過程中保持溫度在110-130℃,滴加完成后在130-140℃回流30min。反應完全后,降溫,減壓蒸餾,收取150-160℃之間餾分,得目標產物1,6-雙三甲氧基硅基己烷225g,含量為97%,收率為68%。1HNMR(400MHz,CDCl3)δ3.60(s,18H);1.2-1.4(m,8H);0.60(t,4H)。
實施例21,8-雙三乙氧基硅基辛烷(式I-2化合物)的制備
在裝有機械攪拌,冷凝管,溫度計和滴液漏斗的1000ml四口燒瓶中投入0.4g(含0.008g十二羰基三釕)的實施例1制備的催化組合物和100ml無水異丙醇,加熱到80℃時滴加110g1,7-辛二烯(式III-2化合物)和330g三乙氧基硅烷(式II-2化合物)的混合液,滴加過程中保持溫度在90-100℃,滴加完成后回流30min。反應完全后,降溫,減壓蒸餾,收取190-200℃之間餾分,得目標產物1,8-雙三乙氧基硅基辛烷300g,含量為97%,收率為73%。1HNMR(400MHz,CDCl3)δ3.90(q,12H);1.2-1.4(m,12H);1.15(t,18H);0.55(t,4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學,未經南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791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柱狀石英晶體振子自動裝盤機
- 下一篇:輸送機用預張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