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73592.1 | 申請日: | 2013-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546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奧能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2/34 | 分類號: | F24J2/34;F24J2/30;F24J2/4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溫 太陽能 采集 蓄熱 系統 | ||
1.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包括蓄熱材料,太陽能低溫采集系統,熱管,保溫材料,殼體等,其特征是:
包含至少一個含有二個腔體,其中一個腔體為蓄熱腔體,一個為換熱腔體;
以及包含至少一組太陽能低溫采集系統,設置在腔體的外部,設置有第一換熱器件完成太陽能低溫采集系統與蓄熱腔體之間的換熱,以及設置有第二換熱器件,完成蓄熱腔體與換熱腔體的換熱或者與外部使用熱能的器件之間的換熱;
太陽能低溫采集系統將采集的熱能通過第一換熱器件將熱能交換給蓄熱腔體的蓄熱材料,蓄熱腔室內的蓄熱材料通過第二換熱器件將熱能交換給換熱腔室使用熱能或者交換給外部器件完成使用;
蓄熱腔體和換熱腔體設置在地面以上,蓄熱腔體和換熱腔體的外部設置有保溫材料,構成一個墻體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其特征是:當蓄熱腔體內的蓄熱材料與太陽能采集系統持續的換熱后達到設定溫度后,采用下列方案之一進行操作:
A、將蓄熱材料從蓄熱腔體中卸載出到換熱腔體;并將低溫的蓄熱材料裝入到蓄熱腔體內繼續采集;
B、通過第二換熱器件,完成蓄熱腔體與外部使用熱能的器件之間的換熱;
C、換熱腔體大于蓄熱腔體,將太陽能采集的熱能達到設定的溫度后直接交換到換熱腔體內進行儲存,多次采集和交換的熱能直接被交換到換熱器中,以便當期或跨季使用;
D、設置一個移動蓄熱器,將移動蓄熱器通過第二換熱器件與換熱腔體進行換熱,可以將熱能運送到需要的地方進行使用;
E、地面下設置一個蓄熱腔體,將換熱腔體的熱能交換后進行存儲,以備當期使用或跨季使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其特征是:太陽能低溫采集系統選擇下列一種或多種:
A、真空管采集系統;
B、平板采集系統;
C、熱管真空管采集系統;
D、熱管平板采集系統;
E、CPC真空管采集系統;
F、CPC熱管采集系統。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其特征是:太陽能低溫采集系統中,太陽能轉換涂層的面積小于換熱器中與蓄熱材料之間進行換熱的換熱面積,這樣保證實現大規模的采集,并將熱能儲存給蓄熱材料,以便當期或跨季使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蓄熱腔體和換熱腔體被設置成為一個建筑在地面的墻體,蓄熱腔體和換熱腔體的延南北方向或東西方向建設,對于按照南北方向建設的墻體,其太陽能低溫采集系統設置在墻體的東面或者西面,以及東面和西面;對于東西方向建設的墻體,其太陽能低溫采集系統設置在墻體的南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其特征是:太陽能低溫采集系統的太陽能涂層采集端設置在墻體蓄熱腔體和換熱腔體的外部,并組成按照當地維度的角度進行設置,其另外一段設置在蓄熱腔體和換熱腔體蓄熱腔體內,并與蓄熱腔體進行換熱。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其特征是:第一換熱器件或第二換熱器件選擇自下列一種:
A、熱管換熱,熱管的蒸發端設置在太陽能采集部位,墻體的外側,冷凝端設置在蓄熱腔體內,并于蓄熱材料進行緊密接觸換熱;
B、流體動力換熱:設置有一個流體箱以及一個動力裝置,動力裝置提供動力使得流通進行循環,流體的管道一部分設置太陽能低溫采集端,另一部分設置在蓄熱腔體內,并于蓄熱材料進行接觸,通過流體動力循環實現將采集的熱能與蓄熱材料進行換熱;
C、流體溫差換熱:設置有一個流體管道,流體的管道一部分設置太陽能低溫采集端,另一部分設置在蓄熱腔體內,并于蓄熱材料進行接觸,通過流體溫差循環實現熱能的交換,并將熱能交換給蓄熱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其特征是:流體采用下列一種或者多種:
A、液體:包括水、導熱油、熔融鹽、液態金屬;
B、氣體;
C、等離子體;
D、超臨界流體。
9.根據權利要求3或7所述的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熱管采用重力熱管、循環熱管、自激震蕩熱管、分離熱管中的一種或多種。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太陽能采集雙腔蓄熱墻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蓄熱材料,包括顯熱蓄熱材料、潛熱蓄熱、相變蓄熱材料、化學蓄熱材料中的一種或多種;顯熱蓄熱材料,包括水、導熱油、鋼渣、鐵渣、尾礦、固體粒塊、混凝土;所述的固體粒塊為由金屬或非金屬或其混合物組成的顆粒或者/和磚塊,或者自然界存在額度沙粒、鵝卵石、小石塊,固體粒塊的形狀為圓形、多邊形、菱形、扇形、不規則現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奧能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奧能普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7359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