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利用自然能從混合鹵水中提取Mg、K 、B、Li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572330.3 | 申請日: | 2013-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30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董亞萍;李武;喬弘志;朱成財;孟慶芬;曾云;朱賢麟;郝勇;柳拓;于圣民;唐梓;高丹丹;劉鑫;邊紹菊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西藏國能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F5/24 | 分類號: | C01F5/24;C01D15/08;C01D3/06;C01B35/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識產(chǎn)權(quán)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陳健 |
| 地址: | 810008*** | 國省代碼: | 青海;63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自然 混合 鹵水 提取 mg li 方法 | ||
1.一種利用自然能從混合鹵水中提取Mg、K、B、Li的方法,其包括步驟:
第一步,碳酸鹽型鹽湖鹵水依次經(jīng)過蒸發(fā)、冷凍、蒸發(fā)處理,當鹵水中Li含量小于或等于2.5g/L時,或者鹵水中析出的固體礦中碳酸鋰含量小于或等于0.5%時,該階段的鹵水稱作鹵水A;
第二步,硫酸鹽型鹽湖鹵水依次經(jīng)過蒸發(fā)、冷凍、蒸發(fā)處理,當鹵水中Mg含量大于或等于10g/L時,該階段的鹵水稱作鹵水B;
第三步,將鹵水A與鹵水B在-10℃~40℃時混合,混合比例按照鹵水B中的鎂離子或鈣離子與鹵水A中碳酸根離子的摩爾比為1:1~2:1計量,充分混合反應、陳化后,固液分離得到鎂的碳酸鹽和鹵水C;
第四步,將鹵水C在高原春夏季的溫度環(huán)境下進行自然蒸發(fā),析出氯化鈉和少量殘余的含鎂碳酸鹽,當鹵水C中硫酸根為5g/L~40g/L時進行固液分離,得到氯化鈉和鹵水D;
第五步,將鹵水D導入第一凍硝池中,在高原冬季的溫度環(huán)境下冷凍處理,析出芒硝,控制溶液中硫酸根離子的濃度為1g/L~7g/L時進行固液分離,得到芒硝和鹵水E;
第六步,將鹵水E導入鈉鹽池,在高原春夏季的溫度環(huán)境下蒸發(fā)析出氯化鈉,當開始析出鉀鹽時進行固液分離,得到氯化鈉和鹵水F;
第七步,將鹵水F導入鉀鹽池,在高原春夏季的溫度環(huán)境下進行自然蒸發(fā),首先析出鉀石鹽,隨著蒸發(fā)的進行,當開始析出鋰礦時固液分離,得到鉀石鹽和鹵水G;
第八步,將鹵水G導入第二凍硝池,在高原冬季的溫度環(huán)境下冷凍處理,析出芒硝,控制溶液中硫酸根離子的濃度為1g/L~7g/L時進行固液分離,得到芒硝和鹵水H;
第九步,將鹵水H與第一步得到的混合堿在太陽池中混合,混合比例按鹵水H中Li和混合堿中堿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0.5~1:3計量,升溫反應后析出碳酸鋰粗礦,當溶液中Li濃度降到0.5g/L-1.5g/L時,進行固液分離,得到碳酸鋰粗礦和鹵水I;
第十步,將鹵水I導入降溫池,自然蒸發(fā)析出硼砂,等溶液中B2O3濃度降低至2g/L進行固液分離,得到硼砂固體和鹵水J。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鹵水A的組成為:B2O3為0.01~3g/L,Li為0.01~2g/L,K為0.1~30g/L,Na為10~120g/L,Mg為0.01~20g/L,SO4為1~40g/L,CO3為1~120g/L,Br為0.01~0.50g/L,Cl為20~300g/L。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鹵水B的組成為:B2O3為0.01~3g/L,Li為0.01~2g/L,K為0.1~30g/L,Na為0.5~70g/L,Mg為10~120g/L,SO4為0.1~40g/L,Br為0.01~0.50g/L,Cl為20~300g/L。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陳化時間為1~20天。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得到的鹵水D中硫酸根離子與鈉離子的摩爾比為0.1~1。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原春夏季的溫度環(huán)境下,鹵水的溫度為0℃~40℃。
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原冬季的溫度環(huán)境下,鹵水的溫度為-30℃~0℃。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九步太陽池中鹵水的溫度為40℃以上。
9.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步的降溫池的溫度為自然環(huán)境的常溫。
10.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第十一步,來自第十步的鹵水J返回到第九步,并與鹵水H混合得到混合鹵水K,混合鹵水K重復第九、十步,回收混合鹵水K的鋰和硼,當混合鹵水K中溴或碘的濃度為0.2g/L以上時,進行分離溴或分離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西藏國能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西藏國能礦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72330.3/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道口燒雞懸浮煮制工藝
- 下一篇:觸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與觸控顯示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