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蜻蜓結的編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71923.8 | 申請日: | 2013-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309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杜艷梅;孫明珠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4C1/06 | 分類號: | D04C1/0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30016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蜻蜓 編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蜻蜓結,尤其涉及一種蜻蜓結的編制方法。
背景技術
蜻蜓結的編制方法有數種,多用線繩制作,無法突出蜻蜓翅膀和腳,不夠逼真,缺乏生動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蜻蜓結的編制方法,既形象又逼真。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蜻蜓結的編制方法,分為四個步驟:
1.蜻蜓的翅膀:用半透明的硬塑料紙制作,單個翅的長度與其身長相當,第一對翅的寬度約為長度的四分之一;第二對翅更寬一些,像一個倒三角形;翅的根部很窄,翅上布滿了網狀的脈序,翅前緣靠近端點處有翅痣。
2.蜻蜒的頭部:選用較粗尼龍繩作為編制蜻蜓的主要材料,頭用紐扣結編制,這里甩出了4根線頭。在頭部的側前方,用毛線縫制出一對圓疙瘩,作為蜻蜓的一對復眼;把紐扣結的起端剪斷,并固定在一起,模擬蜻蜓的嘴。
3.蜻蜓的胸部:蜻蜒的腿用較硬的細導線制作。把頭部甩出的4根線,一根壓一根,最后一根從第一根下面穿出,形成一個逆時針走向的“井”字;把2根短線,從“井”字中穿出,使每根線變成雙股,2條線的中點在“井”字的中心相交。如此反復編制M次,第1、2、3次,在胸部下方將其中2根對折短導線折90度,探出“井”字作為蜻蜒腿,后腿長度約為前腿的2倍,小腿下面是帶鉤的腳,腳長為小腿長度的一半,調整腿的位置和角度使三對腿將胸部三等分;第2、M-1次,把翅膀插入“井”字的一組線繩中;第M次,胸部收尾并甩出4根線頭。次數M選取2和3的倍數。
4.編蜻蜒的尾部:將胸部甩出4根線按逆時針方向一根壓一根,形成一個單股的“井”字,如此反復編制N次,使尾部長于胸部一倍左右,把4根線繩剪斷,把繩子頭固定在一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應用此種方法編制的蜻蜓結,明確了蜻蜒的翅膀和腳,更形象更生動。大到可以作為墻掛飾品,小的可以作為鑰匙鏈、吊墜等裝飾品。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蜻蜓結翅膀效果圖
圖2是本發明蜻蜒結頭部效果圖
圖3是井字編法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蜻蜒結胸部效果圖
圖5是本發明蜻蜓結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蜻蜓單個翅膀的長度與其身長相當,第一對翅膀的寬度約為長度的四分之一;第二對翅膀更寬一些,像一個倒三角形;翅的根部很窄,翅上布滿了網狀的脈序;翅前緣靠近端點處有翅痣。
在圖2中:蜻蜒頭部用雙股線繩按照紐扣結編制,這里甩出了4根線頭。在頭部的側前方,用毛線縫制出一對直徑為9毫米的圓疙瘩,作為蜻蜓的一對復眼。把頭部“紐扣結”的起端剪斷,并固定在一起,模擬蜻蜓的嘴。
在圖3中:把4根線,一根壓一根,最后一根從第一根下面穿出,形成一個逆時針走向的“井”字,形成單井字(圖3a)。把2根短線,從單“井”字中穿出,使每根線變成雙股,2條線的中點在“井”字的中心相交,形成雙井字(圖3b)。
在圖4中,將頭部甩出的4根線,按照雙井字編法(圖3b),如此編制M次,第1、2、3次,在胸部下方伸出腿;第2、M-1次,在脊背上方添加翅膀,并調整方向,使之平行地位于蜻蜓的脊背上;第M次回折,胸部收尾,甩出四根線頭。
在圖5中,將胸部甩出4根線頭按單井字編法(圖3a)重復N次,使尾部長于胸部一倍左右;把4根線繩剪斷,將繩子頭固定在一起,完成蜻蜓結的制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工業大學;,未經天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719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