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貧血的中藥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69966.2 | 申請日: | 2013-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854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學鍵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偉麗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5 | 分類號: | A61K36/8965;A61P7/06;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2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貧血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貧血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貧血(anemia)?是指全身循環血液中紅細胞總量減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環血液中紅細胞總量的測定技術比較復雜,所以臨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紅蛋白的濃度低于患者同年齡組、同性別和同地區的正常標準。國內的正常標準比國外的標準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區,成年男子的血紅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紅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認為有貧血。
貧血的發病率極高,包括缺鐵性貧血、巨細胞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和溶血性貧血四種。其中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以兒童和孕婦發病率為高,我國7?歲以下小兒貧血發病率高達40%。貧血癥狀的輕重主要取決于貧血的程度和產生貧血的原因和速度,產生貧血的速度越快癥狀越嚴重,而緩慢出現的貧血由于人體的適應性和代替,癥狀相對要輕得多。一般缺鐵性貧血不需要藥物治療,飲食上調理血細胞和血紅蛋白水平就會恢復至正常水平。而絕大多數的貧血患者則需要通過藥物的干預才能恢復至正常水平。目前西醫治療主要為對癥治療、免疫抑制治療,存在不良反應大,免疫抑制治療,造成病人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一些并發癥;西醫治療的治愈率低比較低,而且治愈后易復發,采用西醫治療對人體的損傷較大,而且療程較長,給患者的心身造成了巨大的陰影。中醫和中醫藥則在治療貧血方面存在著優勢,中藥和中成藥能夠對多種類型的貧血產生治療作用。
中醫藥治療貧血的歷史源遠流長,并積累了豐富的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中醫認為,貧血主要由于稟賦薄弱,或飲食不節,或久病失血,以致脾腎虧損所致。脾胃為氣血化生之源,血液主要來源于水谷精微,而水谷精微之化生,則主要靠中焦脾胃的消化和吸收。若飲食營養攝入不足,或脾胃運化功能長期失調,則均可導致血液的生成不足,從而形成貧血的病理變化。根據中醫理論,針對貧血的發病機理,以滋補肝腎、理氣健脾、養血活血為治則,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縱觀世界新藥的研究方向,80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開發單一的化學藥物及其制劑,80年代以后開始發展生物技術和天然植物藥物,藥物研究方向趨于多樣性。結合現代中醫藥發展理論,從提高藥物療效、降低副作用的角度出發,經過對中藥成分進行篩選提取和/或配伍制得的制劑,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化學合成藥不能比擬的優勢。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貧血臨床治療藥物的不足,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貧血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當歸10-18份、阿膠5-8份、大棗8-12份、雞血藤8-12份、天門冬8-12份、五味子18-22份、川芎18-22份、荷葉8-12份、白芍5-8份、白術5-8份、遠志12-16份、牛蒡子5-8份、枸杞8-12份、甘草8-12份。
本發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優選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當歸15份、阿膠6份、大棗10份、雞血藤10份、天門冬10份、五味子20份、川芎20份、荷葉10份、白芍5份、白術5份、遠志15份、牛蒡子7份、枸杞10份、甘草10份。
當歸一直被中醫視為補血要藥,用于貧血的治療。曾有人認為,當歸的補血作用可能與含維生素B12有關。也有研究表明,單味當歸并不能顯著地促進失血性貧血動物紅細胞和血色素的恢復。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臨床用于血虛諸證、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等癥。
阿膠為馬科動物驢?Equus?asinus?Linnaeus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膠,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等癥。大棗又名紅棗、干棗、棗子,起源于中國,在中國已有八千多年的種植歷史,自古以來就被列為“五果”(栗、桃、李、杏、棗)之一。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維生素王之美稱。據國外的一項臨床研究顯示:連續吃大棗的病人,健康恢復比單純吃維生素藥劑快3倍以上。紅棗所含有的環磷酸腺苷,是人體細胞能量代謝的必需成分,能夠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醫中藥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紅棗對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過敏性紫癜等病癥有較好療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偉麗,未經李偉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99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器人吸塵器及其自我診斷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頻圓極化天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