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山前帶重磁電震聯合分體建模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69725.8 | 申請日: | 2013-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352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學國;相鵬;譚紹泉;胡加山;郝志偉;時秀朋;李竹強;郭濤;于會臻;李云平;李守濟;王有濤;王月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區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G01V1/30;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4 | 代理人: | 謝省法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山前 磁電 聯合 分體 建模 方法 | ||
1.山前帶重磁電震聯合分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1)建立巖石與地層物性模型;
(2)地震資料與重磁資料結合,水平向劃分區帶;
(3)地震資料與電法資料結合,垂直向劃分構造系統;
(4)利用上述資料劃分構造系統,建立構造模型;
(5)重磁電震交互解釋,驗證構造模型,具體步驟為:
步驟a:通過上述地震資料、電法資料用地震解釋系統、電法解釋系統建立初始構造模型;
步驟b:提取對應構造系統的觀測重力異常和觀測磁力異常,進行重磁正演擬合,驗證構造模型及解釋方案合理性;
若誤差小于規定值,則接受當前構造模型,輸出構造模型;
否則,以人機交互方式修改構造模型,再次進行重磁正演擬合,驗證構造模型合理性,如此重復,直到找到合理的構造模型為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前帶重磁電震聯合分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立構造模型的具體步驟為:
(1)用地震剖面反射清楚的部分建立構造模型,對于地震反射不清楚的部分使用電法反演結果建立構造模型;
所述構造模型為深度域初始構造模型;若地震剖面為時間剖面,則需要加載時深轉換數據將時間域初始構造模型轉換為深度域初始構造模型;
(2)根據統計的巖性地層數據,對構造模型進行物性充填。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山前帶重磁電震聯合分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性充填是指根據地層、巖性數據填充密度和磁化率。
4.根據權利要求1到3任意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山前帶重磁電震聯合分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巖石與地層物性模型方法的步驟包括:
(1)通過野外采樣數據,獲取巖石物性模型;
(2)利用測井資料,結合鉆井分層數據,建立地層物性模型。
5.根據權利要求1到3任意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山前帶重磁電震聯合分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震資料與重磁資料結合包括:利用磁法資料克服地震資料不足的問題,解釋山前帶基底構造格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山前帶重磁電震聯合分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磁法資料解釋山前帶基底構造格局包括以下步驟:
(1)獲取磁力異常數據;???
(2)對磁力異常數據進行地形校正,消除山前帶起伏地表對觀測磁力異常產生的影響;
(3)對磁力異常數據進行化極處理,將磁力異常方向化向地磁極,消除緯度對磁力異常的影響,便于下步處理;
(4)對化極數據進行異常分離,得到山前帶基底磁力異常數據;
(5)對山前帶基底磁力異常數據求方向導數,解釋形成斷裂水平展布圖;對山前帶基底磁力異常數據進行磁性界面反演,獲得基底埋深圖;
(6)綜合斷裂水平展布圖和基底埋深圖,推斷解釋山前帶基底構造格局。
7.根據權利要求1到3任意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山前帶重磁電震聯合分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震資料與重磁資料結合包括:利用重力資料,確定沉積凹陷沉降中心,劃分沉積體系格局,確定前陸盆地基底構造輪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山前帶重磁電震聯合分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重力資料,確定沉積凹陷沉降中心,劃分沉積體系格局,確定前陸盆地基底構造輪廓的具體步驟包括:
(1)獲取重力異常數據;
(2)對重力異常數據進行地形校正,消除山前帶起伏地表對觀測重力異常產生的影響;
(3)然后再進行濾波去噪處理,便于下步處理;
(4)對濾波數據進行異常分離,去除基底以下物質產生的區域重力異常,得到反映沉積地層變化的剩余重力異常;
(5)對剩余重力異常求方向導數,解釋獲得沉積地層斷裂水平展布圖;對剩余重力異常向上延拓,獲得不同深度沉積地層展布圖;對剩余重力異常進行重力界面反演,獲得沉積地層埋深圖;
(6)綜合斷裂水平展布圖、沉積地層展布圖和沉積地層埋深圖,推斷解釋前陸盆地構造輪廓、沉積體系格局和沉積凹陷沉降中心。
9.根據權利要求1到3任意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山前帶重磁電震聯合分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震資料與電法資料結合包括:利用電法資料解釋盆山結合關系,指出山前帶變形程度,為構造建模提供基本的垂直向區域構造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區研究中心,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西部新區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972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光裝置以及磁測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基于相位差分判別的無模糊測向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