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反流性胃炎的中藥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568256.8 | 申請日: | 2013-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231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翠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食之禮中草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K36/86 | 分類號: | A61K36/86;A61P1/04;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409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反流性 胃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一種中藥,特別涉及一種治療慢性反流性胃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慢性反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潰瘍病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臨床以胃脘疼痛,嘔吐,呃逆為主要表現,或兼胸骨后灼熱,屬中醫(yī)學“嘔吐”、“嘈雜”、“胃脘痛”范疇。在胃和十二指腸交界處,有一個環(huán)形肌內圈,醫(yī)學上稱為“幽門括約肌”。平時它緊閉著,不讓十二指腸內的液體(包括膽汁)反流入胃,只在胃中食物已經消化完畢時,才適時開入,使食糜得以進入腸內,接受進一步消化。如果各種原因使幽門括約肌壓力下降而關閉不嚴,或十二指腸出現了逆向蠕動,“壞分子”們就得以乘隙而入。
本發(fā)發(fā)明的藥物通過加強調控神經肌肉的作用,可使幽門括約肌關閉,門關嚴了,反流自然可以減少了。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方便、效果明顯的治療慢性反流性胃炎的中藥。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慢性反流性胃炎的中藥,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的原料制成:黃柏8-12克,赤芍8-12克,桅子8-12克,地丁8-12克,敗醬草8-12克,柴胡7-11克,山梔7-11克,蒲公英13-17克,黃連4-8克,吳茱萸1-5克,旋覆花28-32克,代赭石8-12克,茯苓13-17克,甘草4-8克。
優(yōu)選的是所述的中藥由如下重量克數的原料制成:黃柏10克,赤芍10克,桅子10克,地丁10克,敗醬草10克,柴胡9克,山梔9克、蒲公英15克,黃連6克,吳茱萸3克,旋覆花30克,代赭石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本發(fā)明中各原料藥的藥性如下:
黃柏:清熱解毒藥,清熱燥濕。治濕熱痢疾,泄瀉,黃疸,夢遺,淋濁,帶下,骨蒸勞熱,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癰疽瘡毒,皮膚濕疹。
赤芍:止痛,涼血,消腫。治瘀滯經閉,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
桅子:瀉火除煩,涼血解毒,清利濕熱。用于熱病心煩,花疸尿赤,血淋澀痛,血熱吐衄,目杰腫痛,火毒瘡瘍,扭傷。
地丁:解毒消腫,請熱利濕。治疔瘡,癰腫,腹瀉,目赤,喉痹,瘰疬,黃疸,痢疾,毒蛇咬傷。
敗醬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用于闌尾炎,痢疾,腸炎,肝炎,眼結膜炎,產后瘀血腹痛,癰腫疔瘡。
柴胡:?和解少陽,舒肝和胃,升陽舉陷。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熱入血室。
山梔: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治熱病虛煩不眠,黃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熱毒瘡瘍,扭傷腫痛。
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癘,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fā)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吳茱萸:溫中,止痛,理氣,燥濕。治嘔逆吞酸,厥陰頭痛,臟寒吐瀉,脘腹脹痛,經行腹痛,五更泄瀉,高血壓癥,腳氣,疝氣,口瘡潰瘍,齒痛,濕疹,黃水瘡。
旋覆花:消痰行水,降氣止嘔。主咳喘痰粘,哆嗦噫氣,胸痞脅痛。
代赭石:平肝潛陽,重鎮(zhèn)降逆,涼血止血。主頭痛,眩暈,心悸,癲狂,驚癇,嘔吐,噫氣,呃逆,噎膈,咳嗽,氣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
茯苓: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癥。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治療慢性反流性胃炎的中藥:黃柏10克,赤芍10克,桅子10克,地丁10克,敗醬草10克,柴胡7克,山梔7克、蒲公英13克,黃連4克,吳茱萸1克,旋覆花28克,代赭石8克,茯苓13克,甘草4克。
實施例2、一種治療慢性反流性胃炎的中藥:黃柏9克,赤芍11克,桅子9克,地丁10克,敗醬草10克,柴胡9克,山梔9克、蒲公英15克,黃連6克,吳茱萸3克,旋覆花30克,代赭石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
實施例3、一種治療慢性反流性胃炎的中藥:黃柏8克,赤芍12克,桅子8克,地丁10克,敗醬草10克,柴胡11克,山梔11克、蒲公英17克,黃連8克,吳茱萸5克,旋覆花32克,代赭石12克,茯苓17克,甘草8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食之禮中草藥研究所,未經青島食之禮中草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825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促進剖腹產傷口愈合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紅眼病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