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動態矩陣控制優化的廢塑料煉油裂解爐爐膛溫度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67673.0 | 申請日: | 2013-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168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薛安克;張日東;王俊宏;劉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B11/42 | 分類號: | G05B11/42;G05D23/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態 矩陣 控制 優化 塑料 煉油 裂解爐 爐膛 溫度 方法 | ||
1.動態矩陣控制優化的廢塑料煉油裂解爐爐膛溫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具體步驟是:
步驟(1).通過過程對象的實時階躍響應數據建立被控對象的模型,具體方法是:
1-a.給被控對象一個階躍輸入信號,記錄被控對象的階躍響應曲線;
1-b.將步驟1-a得到的階躍響應曲線進行濾波處理,然后擬合成一條光滑曲線,記錄光滑曲線上每個采樣時刻對應的階躍響應數據,第一個采樣時刻為Ts,相鄰兩個采樣時刻間隔的時間為Ts,采樣時刻順序為Ts、2Ts、3Ts……;被控對象的階躍響應將在某一個時刻tN=NT后趨于平穩,當ai,i>N與aN的誤差和測量誤差有相同的數量級時,即可認為aN近似等于階躍響應的穩態值;建立對象的模型向量a:
a=[a1,a2,…aN]Τ
其中Τ為矩陣的轉置符號,N為建模時域;
步驟(2).設計被控對象的PID控制器,具體方法是:
2-a.利用上面獲得的模型向量a建立被控對象的動態矩陣,其形式如下:
其中,A是被控對象的P×M階動態矩陣,ai是階躍響應的數據,P為動態矩陣控制算法的優化時域,M為動態矩陣控制算法的控制時域,M<P<N;
2-b.建立被控對象當前k時刻的模型預測初始響應值yM(k)
先得到k-1時刻加入控制增量Δu(k-1)后的模型預測值yp(k-1):
yP(k-1)=yM(k-1)+A0Δu(k-1)
其中,
y1(k|k-1),y1(k+1|k-1),…,y1(k+N-1|k-1)分別表示被控對象在k-1時刻對k,k+1,…,k+N-1時刻加入控制增量Δu(k-1)后模型預測值,y0(k|k-1),y0(k|k-1),…y0(k+N-1|k-1)表示k-1時刻對k,k+1,…,k+N-1時刻的初始預測值,A0為階躍響應數據建立的矩陣,Δu(k-1)為k-1時刻的輸入控制增量;
接著得到k時刻被控對象的模型預測誤差值e(k):
e(k)=y(k)-y1(k|k-1)
其中,y(k)表示k時刻測得的被控對象的實際輸出值;
進一步得到k時刻模型輸出的修正值ycor(k):
ycor(k)=yM(k-1)+h*e(k)
其中,
ycor(k|k),ycor(k+1|k),…ycor(k+N-1|k)分別表示被控對象在k時刻模型的修正值,h為誤差補償的權矩陣,α為誤差校正系數;
最后的得到k時刻的模型預測的初始響應值yM(k):
yM(k)=Sycor(k)
其中,S為N×N階的狀態轉移矩陣,
2-c.計算被控對象在M個連續的控制增量Δu(k),…,Δu(k+M-1)下的預測輸出值yPM,具體方法是:
yPM(k)=yp0(k)+AΔuM(k)
其中,yP0(k)是yM(k)的前P項,yM(k+1|k),yM(k+2|k),…,yM(k+P|k)為k時刻對k+1,k+2,…,k+P時刻的模型預測輸出值
2-d.令被控對象的控制時域M=1,選取被控對象的目標函數J(k),形式如下:
min?J(k)=Q(ref(k)-yPM(k))2+rΔu2(k)=Q(ref(k)-yP0(k)-AΔu(k))2+rΔu2(k)
ref(k)=[ref1(k),ref2(k),…,refP(k)]Τ
refi(k)=βiy(k)+(1-βi)c(k),Q=diag(q1,q2,…,qP)
其中,Q為誤差加權矩陣,q1,q2,…,qP為加權矩陣的參數值;β為柔化系數,c(k)為設定值;r=diag(r1,r2,…rM)為控制加權矩陣,r1,r2,…rM為控制加權矩陣的參數,ref(k)為系統的參考軌跡,refi(k)為參考軌跡中第i個參考點的值;
2-e.將控制量u(k)進行變換:
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
e(k)=c(k)-y(k)
將u(k)代入到步驟d中的目標函數求解PID控制器中的參數得:
u(k)=u(k-1)+w(k)ΤE(k)
w(k)=[w1(k),w2(k),w3(k)]Τ
w1(k)=Kp(k)+Ki(k)+Kd(k),w2(k)=-Kp(k)-2Kd(k),w3(k)=Kd(k)
E(k)=[e1(k),e1(k-1),e1(k-2)]Τ
其中,Kp(k)、Ki(k)、Kd(k)分別為k時刻PID控制器的比例、微分、積分參數,e1(k)為k時刻參考軌跡值與實際輸出值之間的誤差,Τ為矩陣的轉置符號;
綜合上述式子,可得:
進一步可以得到:
Kp(k)=-w2(k)-2Kd(k)
Ki(k)=w1(k)-KP(k)-Kd(k)
Kd(k)=w3(k)
2-f.得到PID控制器的參數Kp、Ki、Kd以后構成控制量u(k)作用于被控對象:
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
2-h.在下一時刻,依照2-b到2-f中的步驟繼續求解PID控制器新的參數kP(k+1)、ki(k+1)、kd(k+1)的值,依次循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767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