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壁多開口易變形錐形回轉體的加工方法及回轉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65356.5 | 申請日: | 2013-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86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郭玉;趙啟龍;孫立君;何志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三江航天紅陽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432000***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薄壁 開口 變形 錐形 回轉 加工 方法 | ||
1.一種薄壁多開口易變形錐形回轉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去除鍛件毛坯的大余量;對工件進行熱處理;消除工件內部存在的缺陷;粗車工件兩個端面和內外形;粗銑工件兩端的內外減輕槽;半精車工件兩個端面和內外形;精銑工件兩端內外減輕槽至設計尺寸,然后在工件外圓面上開口;精車工件兩個端面和內外形;精加工外圓面上的開口至設計尺寸,然后第一次加工內形面的下陷;精加工對接面和第二次精加工內外形;加工對接孔及第二次加工內形面的下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多開口易變形錐形回轉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車所述工件兩個端面和內外形后保證工件單邊剩余切削量為4mm~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多開口易變形錐形回轉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粗銑所述工件兩端的內外減輕槽時,將工件前后端外圓的同軸度調整控制在Φ0.5mm以內,保證所述工件加工后的特征單邊剩余切削量為3mm~4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多開口易變形錐形回轉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半精車所述工件兩個端面和內外形時,將工件大、小端外圓同軸度調整控制在Φ0.2mm以內,根據所述工件的軸向尺寸和內外U型槽與端面的距離來調平兩個端面,再以端面為基準,撐所述工件的內孔,壓內孔臺階,通過找正過程使內孔的跳動在φ0.05mm以內且端面的跳動在φ0.1mm以內,然后再加工內外形,最終保證所述工件加工后內外形的剩余切削量為2mm~3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多開口易變形錐形回轉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精車所述工件兩個端面時,以大端面為基準,撐內孔,壓內孔臺階,通過找正過程使內孔和端面的跳動都在φ0.05mm以內,根據小端內外減輕槽的尺寸協調平大、小端面,然后在對兩個端面進行加工,最終保證所述工件加工后的兩個端面的單邊剩余切削量為1mm~2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多開口易變形錐形回轉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精車所述工件內外形時,以端面為基準,撐內孔,壓內孔臺階,通過找正使內孔的跳動在φ0.05mm以內而且使端面的跳動在φ0.1mm以內,然后再對所述工件的內外形進行加工,最終保證外形的剩余切削量為1mm~2mm,內形的剩余切削量為0.5mm~1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多開口易變形錐形回轉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精加工對接面時,以端面為基準,撐內孔,壓內孔臺階,通過四處對稱點找正使兩端外圓同軸度在Φ0.05mm以內,通過找正使內孔和端面的跳動都在φ0.05mm以內,然后再均勻車削去除兩端面余量,加工到設計尺寸;加工完對接面后,將兩個端面的密封槽加工到設計尺寸。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多開口易變形錐形回轉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精加工內外形時,將內外形加工至設計尺寸,此過程為關鍵工序,采用多次反復進刀的方式.,加工過程中松壓板,將工件從機床上拆下,放置十分鐘后重新裝夾,以去除應力,每次進刀量不超過0.3mm,進給不超過50mm/min。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壁多開口易變形錐形回轉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檢測加工好的工件表面是否存在裂紋的步驟。
10.一種回轉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體按照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加工方法加工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三江航天紅陽機電有限公司,未經湖北三江航天紅陽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535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