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65217.2 | 申請日: | 2013-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666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文向前;黃志剛;吳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長重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新裕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鄧文武 |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燃煤 pm2 過濾 除塵 方法 | ||
1.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其特征在于由重力除塵裝置、旋風除塵裝置和多孔陶瓷除塵裝置組成三級過濾系統,含塵氣體首先通過重力除塵裝置,含塵氣體中大于50μm的粉塵粒子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其次粗濾后的氣體再經過旋風除塵裝置,含塵氣體中大于5μm的粉塵粒子在旋轉氣流的離心力作用下從氣流中分離出來;最后經過多孔陶瓷除塵裝置,含塵氣體中大于0.2μm的粉塵粒子被多孔陶瓷除塵裝置的過濾膜分離,形成清潔氣體經引風機,從煙囪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除塵裝置是一級過濾方法,利用重力除塵裝置,將含塵氣體從其上方一角斜向引進,經中心導入管注入殼體內,含塵氣體在重力作用和運動沖擊下回旋上升,使大于50μm的粉塵粒子自然沉降,粗濾后的含塵氣體流經上部的排氣管進入旋風除塵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風除塵裝置是二級過濾方法,粗濾后的含塵氣體要經過蝸殼進口流入,減少氣流之間的相互干擾和含塵氣體的短路逸出,在旋轉氣流的離心力作用下,使大于5μm的粉塵粒子分離,落入含有圓錐形阻流器的收塵室,二次過濾的氣體再經過頂部的倒S型排氣管進入多孔陶瓷除塵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塵裝置是三級過濾方法,二次過濾的氣體流經若干個多孔陶瓷除塵器的燭式微孔陶瓷膜過濾管,經脈沖反吹后過濾大于0.2μm的粉塵粒子,最后經引風機排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力除塵裝置包括進氣管、殼體、中心導入管、清灰口、安全裝置以及排氣管,進氣管從上方一角斜進,頂部為帶有錐頂的安全裝置,中心導入管依中垂線方向設置,底部為圓錐型或漏斗型的清灰口,排氣管設置于重力除塵裝置的1/3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風除塵裝置包括蝸殼進口、圓筒體、排氣管、頂蓋、圓錐體、收塵器以及阻流器,蝸殼進口與重力除塵裝置的排氣管相連,粗濾氣體直接進入圓筒體,圓筒體的下方為圓錐體,圓錐體底部為含有圓錐形阻流器的收塵室,圓筒體的頂部設置倒S型排氣管與多孔陶瓷除塵裝置的進氣口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塵裝置,包括若干個多孔陶瓷除塵器、脈沖反吹系統、螺旋輸送系統、卸灰閥,每個多孔陶瓷除塵器的進氣口與旋風除塵裝置的排氣管相連,正對著進氣口的下方為圓錐形的螺旋輸送系統,螺旋輸送系統的清灰通過卸灰閥控制,每個多孔陶瓷除塵器的出氣口位于燭式微孔陶瓷膜過濾管的末端,頂部設置脈沖反吹系統,整個多孔陶瓷除塵裝置的出氣口通過彎折或直的排氣管與引風機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塵裝置還包括爬梯、走臺欄桿,爬梯設置在多孔陶瓷除塵裝置的外側,走臺欄桿設置在多孔陶瓷除塵裝置的頂部,位于多孔陶瓷除塵器的上方。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塵器由圓形或方形筒體組成,均有獨立的進氣口和出氣口,筒體內懸掛有燭式微孔陶瓷膜過濾管,過濾精度控制在0.2μm~?0.5μm之間,進氣口與旋風除塵裝置的排氣管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燃煤PM2.5過濾除塵方法,其特征還在于經過三級過濾后的清潔氣體,經引風機流入煙囪,煙囪的頂部裝有避雷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長重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長重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521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異面傾斜單元幕墻系統
- 下一篇:造橋機后輔助支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