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原位定量采集水、沉積物、土壤環境中游離態Cd(Ⅱ)離子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65171.4 | 申請日: | 2013-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921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9 |
| 發明(設計)人: | 范洪濤;閻峰;孫挺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化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28 | 分類號: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沈陽技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張志剛 |
| 地址: | 110142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原位 定量 集水 沉積物 土壤環境 游離態 cd 離子 方法 | ||
1.原位定量采集水、沉積物、土壤環境中游離態Cd(???????????????????????????????????????????????)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條件:一種能夠對游離態Cd()有特異性結合的Cd()離子印跡材料;能夠使游離態Cd()離子滲透的具有一定孔徑的擴散膜;對游離態Cd()離子有特異性的Cd()離子印跡材料與被測環境體系被擴散膜分開;在環境體系中放置一定時間;所述對游離態Cd()有特異選擇性結合的離子印跡材料的合成:含有伯氨基的硅烷和乙醛酸或丙酮酸或2-吡啶甲醛或2-噻吩甲醛按摩爾比1:1在乙醇溶液中混合,形成含有Schiff?堿功能基團的硅烷;?然后含有Schiff?堿功能基團的硅烷再與Cd()離子作用形成螯合物,采用水熱方式使其充分反應;將正硅酸乙酯與水按混合,用鹽酸調節pH=2,形成均一溶液后,與含有Cd()離子螯合物硅烷溶液混合,加入氨水調節pH值在6-8范圍內,形成凝膠,產物過濾,先用乙醇洗滌,然后在1?mol/L鹽酸溶液中攪拌浸泡除去Cd()離子,過濾,用NaHCO3溶液洗滌至pH=7,再用蒸餾水洗滌固體,即得到具有一定粒度范圍的Cd()離子印跡材料;其擴散膜包括醋酸纖維素膜、硝酸纖維素膜、混合纖維素膜、聚醚砜膜、聚砜膜、親水偏氟膜、尼龍膜、氧化鋁膜、玻璃膜;其環境體系,包括天然淡水、天然礦化水、污水、飲用水、回用水、生物體內水、沉積物、土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定量采集水、沉積物、土壤環境中游離態Cd()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溫度為50℃恒溫反應,形成含有Schiff?堿功能基團的硅烷;水熱方式為120℃加熱24?h,使其充分反應;與含有Cd()離子螯合物硅烷溶液混合,為攪拌20?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定量采集水、沉積物、土壤環境中游離態Cd()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膜,其孔徑小于等于0.22?μ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定量采集水、沉積物、土壤環境中游離態Cd()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時間從1小時到1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定量采集水、沉積物、土壤環境中游離態Cd()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游離態Cd()有特異性結合的Cd()離子印跡材料的用量,為每個裝置1-300?mg。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定量采集水、沉積物、土壤環境中游離態Cd()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伯氨基的硅烷,包括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定量采集水、沉積物、土壤環境中游離態Cd()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離態Cd()有特異選擇性結合的離子印跡材料的粒度范圍,在1?-100?μm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化工大學,未經沈陽化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517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