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監測裝置的配電柜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62116.X | 申請日: | 2013-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604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仲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仲英 |
| 主分類號: | H02B1/26 | 分類號: | H02B1/26;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1254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監測 裝置 配電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壓電網配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監測裝置的配電柜。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行業的急速發展,對電子元器件等產品進行統一安裝和保護,需要合適的配電柜。配電柜適用于變電站、發電廠、工礦企業等地的照明、配電及控制,具有分斷電流能力強、動熱穩定性好、組合方便實用性強等特點,配電柜用于集中安裝各種開關、繼電器、儀表等電器設備的裝置,使用不方便,此外,配電柜內的空間單元較小,不能滿足所有方式的要求,體積大、耗能大、功能不健全,另外,這些設備需要長時間的工作運行,因此,散熱需求更加明顯,若,不能及時將設備內部的熱量氣體散發出去,很可能燒壞設備內部元器件,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損失,甚至是引發火災,此外,現有技術中,形成一個較大的配電柜,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控制裝置,控制裝置的各個控制芯片分別對與其連接的元器件單元的各元器件起到控制的作用,對元器件的監控效果差,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需要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及電氣柜進行實時監控,監控效果好的帶監測裝置的配電柜。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帶監測裝置的配電柜,包括柜體,及設置在柜體內的多個元器件單元,所述柜體設置有智能儀表,所述柜體包括柜體框架,設置在柜體框架兩邊的柜體側門板,設置在柜體頂部的柜體頂板,設置在柜體底部的柜體底框,所述柜體后側設置有擋板,所述柜體內通過設有的隔離板將柜體隔離成空腔式的容腔,所述元器件單元具體安防在容腔內,所述智能儀表連接到容腔內的元器件單元上,且容腔安裝有微處理器、交流輸入器、驅動機構、直流電源、信號采集器和信號輸出裝置。
本發明的帶監測裝置的配電柜,所述直流電源與微處理器、交流輸入器和驅動機構相互電連接,所述信號采集器和信號輸出裝置與微處理器連接。
本發明的帶監測裝置的配電柜,所述柜體框架和柜體側門板上設置有通風口,所述擋板上設置有風扇。
本發明的帶監測裝置的配電柜,所述容腔的個數與元器件單元的個數相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元器件單元可以清楚的羅列在容腔內,各容腔都不影響相互之間的工作,滿足各個元器件單元的使用效果,通過微處理器及與微處理器相互連接的信號采集器和信號輸出裝置,可以檢測到配電柜內的電流及電壓,可以控制配電柜內的溫度和濕度,檢測到的一切數據可以通過智能儀表展現到客戶。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現實時監控,且監控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帶監測裝置的配電柜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帶監測裝置的配電柜,包括柜體1,及設置在柜體1內的多個元器件單元2,所述柜體1設置有智能儀表3,所述柜體1包括柜體框架4,設置在柜體框架4兩邊的柜體側門板5,設置在柜體1頂部的柜體頂板6,設置在柜體1底部的柜體底框7,所述柜體1后側設置有擋板8,所述柜體1內通過設有的隔離板9將柜體隔離成空腔式的容腔,所述元器件單元2具體安防在容腔內,所述智能儀表3連接到容腔內的元器件單元2上,且容腔安裝有微處理器10、交流輸入器11、驅動機構12、直流電源13、信號采集器14和信號輸出裝置15。
本發明的帶監測裝置的配電柜,所述直流電源13與微處理器10、交流輸入器11和驅動機構12相互電連接,所述信號采集器14和信號輸出裝置15與微處理器10連接,提高智能化監控效果,實現能實時對配電柜內的電壓、電流、溫度及濕度進行檢測。
所述柜體框架4和柜體側門板5上設置有通風口16,所述擋板8上設置有風扇17,散熱效果好,減少配電柜由于溫度過高發生的火災,減少配電柜內濕度過高造成短路現象。
所述容腔的個數與元器件單元2的個數相同,使各類電器元器件在配電柜內排列整齊,方便安裝,維修及后期的管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元器件單元可以清楚的羅列在容腔內,各容腔都不影響相互之間的工作,滿足各個元器件單元的使用效果,通過微處理器及與微處理器相互連接的信號采集器和信號輸出裝置,可以檢測到配電柜內的電流及電壓,可以控制配電柜內的溫度和濕度,檢測到的一切數據可以通過智能儀表展現到客戶。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實現實時監控,且監控效果好。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對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仲英,未經楊仲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211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