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分布式模型預測控制的大規模灌溉系統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61796.3 | 申請日: | 2013-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1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安;張榮超;劉安東;凌榮耀;俞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25/16 | 分類號: | A01G25/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黃美娟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分布式 模型 預測 控制 大規模 灌溉系統 方法 | ||
1.基于分布式模型預測控制的大規模灌溉系統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建立灌溉系統中每段水渠的數學模型:
其中xi(t)表示水渠i的水位高度,表示與水渠i相鄰的上游的水渠集合,表示與水渠i相鄰的下游的水渠集合;ui,j(t)表示從水渠j流向水渠i的水流速度,并且有vj,i(t)=ui,j(t);vi,h(t)表示從水渠i流向水渠h的水流速度,并且有vi,h(t)=uh,i(t);di(t)表示水渠i受到的擾動,αi表示水渠i的面積,將水渠的數學模型離散化,采樣時間為T,得到如下離散數學模型:
2)接著,建立每個水渠系統的性能指標:假設當前時刻為k,P為預測時域長度,M控制時域長度。是水渠i的設定水位,xi(k+p|k)是k時刻預測k+p時刻的水位,ui,j(k+p|k)是k時刻預測k+p時刻的從水渠j流向水渠i的水流速度;vi,h(k+p|k)是k時刻預測k+p時刻的從水渠i流向水渠h的水流速度;Qi,Ri分別為P階的對角陣和M×Ii階的對角陣,Ii是集合中的元素個數;對于水渠i的性能指標如下所示:
vj,i(t)=ui,j(t)
vi,h(t)=uh,i(t)
其中ui(k)=[ui,1(k);...;ui,I(k)]。
vj,i(t)=ui,j(t)
vi,h(t)=uh,i(t)
基于局部合作式的控制方法是指:每段水渠不僅僅考慮自身的性能指標,而且還要考慮自身輸入量對相鄰的上游水渠的性能指標的影響,因此便得到如下局部合作式的水渠i的優化目標:
vj,i(t)=ui,j(t)
vi,h(t)=uh,i(t)
3)最后,提出基于局部合作式的分布式算法:
假設M=P,在基于局部合作的分布式算法中,通信也只是在局部內進行,水渠i通過計算(5)的最優輸入量ui,j(k|k),...,ui,j(k+M-1|k),并將它發送給它上游相鄰的水渠j,作為水渠j的vj,i(k|k),...,vj,i(k+M-1|k)其中并且水渠i的下游相鄰水渠h,其中將它計算所得的最優輸入量的uh,i(k|k),...,uh,i(k+M-1|k)發送給水渠i,作為水渠i的vi,h(k|k),...,vi,h(k+M-1|k)。于是便得到如下水渠i的輸入量計算公式。
其中
式中是水渠i上游相鄰水渠的集合,Bi是是M階下三角陣,并且下三角中所有元素為Ii維行向量,且每個行向量的元素為1的;是M階下三角方陣(s∈{1,...I}),并且下三角中所有元素為1;
同時
式中W是M維列向量,且每個元素均為1;是水渠js在k時刻的初始水位;是M階下三角陣,并且下三角中所有元素為維行向量,且每個行向量的元素為1的;是M階下三角陣,下三角中所有元素為維行向量,且每個行向量的元素為1的,水渠js下游相鄰水渠個數;是在p次迭代中水渠js計算所得并發送給水渠i的輸入量;是在p次迭代中發送給水渠i的除去的水渠js向下游相鄰的各個水渠的放水速度組成的行向量;
接著
其中是水渠i下游相鄰水渠在p次迭代中計算所得的輸入量
最后通過基于納什博弈論的分布式算法使得各個水渠之間的不斷迭代計算,最終收斂到納什均衡點,得到水渠i在k時刻的最佳輸入量ui(k|k)。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179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