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61760.5 | 申請日: | 2013-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356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蒲維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中科麥特電子技術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4 | 分類號: | G05B19/414;B23K26/3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譚文琰 |
| 地址: | 710119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新***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 加工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自動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汽車發動機缸體內壁加工的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激光微加工技術越來越多的使用于精細產品的加工中,它解決了傳統加工設備無法完成的任務,最常見的是對汽車發動機缸體內壁的加工,汽車發動機缸體內壁設計有凹陷紋路,傳統設備無法精確的加工,而通過激光微加工對其進行反復多次加工,可以完美的實現發動機缸體的加工;現有的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統存在結構復雜以及控制精度低的缺陷;這些缺陷主要是由于現有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統的工作臺在X、Y、Z以及θ軸四個方向運行,對發動機缸體內壁的加工精度很難控制,加工精度往往不符合設計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統,本控制系統采用了模塊化的設計,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控制精確,實現方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工控機和與所述工控機通過ISA總線相接的運動控制卡、激光調Q控制卡,所述運動控制卡的輸出端接有軸驅動模塊,所述軸驅動模塊由用于驅動工作臺X軸方向運動的X軸驅動模塊、用于驅動工作臺Y軸方向運動的Y軸驅動模塊、用于驅動激光器Z軸方向運動的Z軸驅動模塊和用于驅動激光器θ軸旋轉運動的θ軸驅動模塊構成,所述X軸驅動模塊由X軸伺服驅動器和X軸電動機構成,所述Y軸驅動模塊由Y軸伺服驅動器和Y軸電動機構成,所述Z軸驅動模塊由Z軸伺服驅動器和Z軸電動機構成,所述θ軸驅動模塊由θ軸伺服驅動器和θ軸電動機構成,所述X軸電動機和Y軸電動機均與工作臺連接,所述Z軸電動機和θ軸電動機均與激光器連接,工作臺上的用于測量工作臺X-Y軸向位移的X軸光柵尺和Y軸光柵尺均與運動控制卡連接,激光器上的用于測量激光器Z軸軸向位移和θ軸旋轉位移的Z軸光柵尺和θ軸光柵尺均與運動控制卡連接,所述激光調Q控制卡的輸出端連接有控制激光器的Q開關驅動器和氣體開關,所述Q開關驅動器的輸出端與激光器連接。
上述的一種激光微加工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控制卡為MC8041A運動控制卡。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設計簡單合理,控制精確,實現方便。
2、本發明操作方便,由于采用了運動控制卡對工作臺和激光器的控制,并且采用光柵尺將測量到的信息反饋到運動控制卡,運動控制卡再傳送給工控機,繼而工控機根據反饋信息對運動控制卡作出更合理的控制,簡化了傳統結構,提高了控制精度。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框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工控機;?????????2—運動控制卡;?????3—軸驅動模塊;
3-1—X軸驅動模塊;??3-11—X軸驅動器;??3-12—X軸電動機;
3-2—Y軸驅動模塊;??3-21—Y軸驅動器;??3-22—Y軸電動機;
3-3—Z軸驅動模塊;??3-31—Z軸驅動器;??3-32—Z軸電動機;
3-4—θ軸驅動模塊;?3-41—θ軸驅動器;?3-42—θ軸電動機;
4—激光調Q控制卡;?5—Q開關驅動器;?6—工作臺;
7—激光器;????????8—氣體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中科麥特電子技術設備有限公司,未經西安中科麥特電子技術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176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