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清洗機殼內壁的方法、物料厚度檢測裝置、清洗設備和混凝土攪拌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60218.8 | 申請日: | 2013-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752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浩;郭首君;孫曉輝;鄭昌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7/02 | 分類號: | G01B17/02;B08B3/02;B28C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雪;黃志興 |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洗 機殼 內壁 方法 物料 厚度 檢測 裝置 設備 混凝土攪拌機 | ||
1.一種清洗機殼內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機殼上設置通過超聲波信號檢測物料粘附厚度的裝置;
步驟2,利用所述裝置檢測所述機殼內壁上所粘附的物料的厚度的實時值;
步驟3,將所述實時值與預設值進行比較,當所述實時值大于所述預設值時,啟動清洗裝置以對所述機殼的內壁進行清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機殼內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包括:
步驟1-1,模擬超聲波射線發出射線軌跡并且計算該射線軌跡投射到所述機殼的內壁上所形成的投影曲線;
步驟1-2,根據超聲波射線的發射位置和所述投影曲線確定超聲波信號的發送和接收裝置的安裝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機殼內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聲波射線的發射位置設置超聲波信號的接收探頭,在所述投影曲線上設置多個超聲波信號的發送探頭,
其中,所述接收探頭可旋轉地連接至所述機殼的頂壁上,所述發送探頭設置在所述機殼的側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投影曲線的交點所對應的位置上。
4.一種物料厚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設置在用于容納物料的機殼(1)上以檢測所述機殼(1)的內壁上所粘附的物料的厚度,所述裝置包括:
多個發送探頭(2),各個所述發送探頭(2)分布在所述機殼(1)的外壁上用以發送超聲波信號;
接收探頭(3),該接收探頭(3)設置在所述機殼(1)的腔體中用于周期性地接收所述超聲波信號;以及
主機系統,該主機系統與所述接收探頭(3)電連接,通過測量所述接收探頭(3)所接收到的超聲波信號在不同的周期內的傳播時間,所述主機系統能夠計算出所述機殼(1)的內壁上所粘附的物料的厚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厚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系統包括第一模塊,該第一模塊能夠模擬所述接收探頭(3)發出射線軌跡并且計算出該射線軌跡投射到所述機殼(1)的內壁上所形成的投影曲線(4),
其中,各個所述發送探頭(2)分別設置在所述投影曲線(4)所對應的位置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厚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個所述發送探頭(2)離散地分布在所述機殼(1)的側壁上,并且分別設置在所述投影曲線(4)上的交點所對應的位置上,以使所述接收探頭(3)在一個接收所述超聲波信號的周期內能夠針對每個所述發送探頭(2)接收至少兩次所述超聲波信號。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厚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連接在所述機殼(1)的頂壁上并且沿所述機殼(1)的縱向中心線設置的軸桿(51),以及能夠圍繞所述軸桿(51)進行公轉并且同時能夠進行自轉的旋轉桿(52),
其中,所述接收探頭(3)設置在所述旋轉桿(52)上,并且所述接收探頭(3)接收所述超聲波信號的周期為所述旋轉桿(52)的公轉周期。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厚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系統包括第二模塊,該第二模塊能夠計算出在一個接收所述超聲波信號的周期內每個所述發送探頭(2)所發出的超聲波信號的所述傳播時間的平均值,并且根據所述傳播時間的平均值計算出與每個所述發送探頭(2)相對應的區域中的混凝土的厚度。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厚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桿(51)的縱向軸線與所述旋轉桿(52)的自轉軸線之間具有130°至170°度的夾角,
其中,所述軸桿(51)與所述旋轉桿(52)彼此嚙合以通過所述軸桿(51)的自轉驅動所述旋轉桿(52)進行公轉和自轉。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厚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桿(51)的與所述旋轉桿(52)相嚙合的部位為所述軸桿(51)的底面,所述旋轉桿(52)的與所述軸桿(51)相嚙合的部位設置為錐形面(521),
其中,所述軸桿(51)上的嚙合齒沿著所述軸桿(51)的徑向方向分布,所述旋轉桿(52)上的嚙合齒沿著自所述錐形面(521)的錐頂至所述錐形面(521)的錐底的方向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6021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