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桑黃原生態仿野生栽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58787.9 | 申請日: | 2013-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98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鄭社會;余建妹;王偉科;袁衛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淳安縣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 地址: | 3117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桑黃原 生態 野生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桑黃原生態仿野生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桑黃,又稱桑臣、桑耳、胡孫眼、桑黃菇。《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其藥用功效:“利五臟,宣腸胃氣,排毒氣。”據現代醫學研究資料,桑黃是目前國際公認的生物治癌藥劑中有效率排在第一位的珍稀藥用真菌。桑黃隸屬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層孔菌屬,是一種珍貴多年生大型藥用真菌。文獻報道的“桑黃”曾先后采用Phellinus?linteus?(裂蹄木層孔菌)、Phellinus?igniarius?(火木層孔菌)、Phellinusbaumii?(暴麻子,?鮑姆木層孔菌)等學名。吳聲華、戴玉成等經6年研究,發現真正的桑黃是以往未曾報道的世界新種Inonotus?sanghuang?(桑黃),且僅生長在桑屬(Morus)樹干。
目前,由于受生理狀態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以及外部環境的制約,桑黃在自然界中形成子實體困難,造成天然的桑黃數量非常稀少,自然界中可供藥用的資源有限,加之國內外市場對桑黃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致使國內各產地藥農掠奪性采集,子實體無法大量形成,難以成為穩定的工業產品來源,對桑黃產業的發展十分不利,因此通過人工培植來彌補野生資源的不足顯得尤為重要。但是桑黃人工栽培極其困難,存在著培養條件苛刻、生長周期長的問題。
目前栽培的人工栽培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桑樹、楊樹、櫟樹的段木栽培為主,段木栽培需要大量的木材資源,資源浪費比較嚴重,難以規模化栽培;另一種是袋料栽培,但是存在培養基營養供給不充分,子實體發育較小、易染雜菌等問題。申請號為200410041704.X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桑黃人工高產栽培方法及桑黃子實體的應用,該發明采用袋料栽培,為了解決培養基營養供給不充分,子實體發育較小、易染雜菌等問題。在培養基中添加了生長素,生長素的添加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培養基的問題,而且生長素的添加對桑黃的品質有影響,同時不利于桑黃的天然生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桑黃原生態仿野生栽培方法,該方法以桑樹活體作為桑黃生長寄主,人為增加桑樹感染桑黃菌的機率,栽培方式更加仿野生,子實體與野生相似,藥用價值高且產量穩定。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桑黃原生態仿野生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從野生桑黃子實體上分離的菌株經純化后接種到母種培養基中培養獲得桑黃母種;(2)桑黃母種接種到原種培養基上培養獲得桑黃原種;(3)將桑黃原種接種到栽培袋內的木釘培養基中培養獲得木釘栽培種;木釘培養基按重量配比的配方為:桑枝段45-55%、桑木屑15-20%、麩皮12-18%、玉米粉12-18%、糖0.8-1.2%、碳酸鈣0.8-1.2%,上述配方組分總量計100%,另加硫酸銨0.5%。所述桑枝段直徑0.7-1厘米,長3-4厘米,一端尖;(4)將長滿桑黃菌絲體的木釘栽培種接種到桑樹活體上進行自然培養。本發明是通過野生桑黃分離純化獲得Inonotus?sanghuang?(桑黃)菌種,然后將菌種直接接種在桑園的活桑樹上,以桑樹活體作為桑黃生長寄主,人為增加桑樹感染桑黃菌的機率,栽培方式更加仿野生,子實體與野生相似,藥用價值更高。本發明的仿野生栽培方式同樣適用于其他桑黃品種。
作為優選,所述木釘培養基按重量配比的配方為:桑枝段50%、桑木屑18%、麩皮15%、玉米粉15%、糖1%、碳酸鈣1%,另加硫酸銨0.5%。所述桑枝段直徑0.8厘米,長3厘米。桑枝木釘菌種具有:菌種不易老化、保質期長、萌發快、接種方便快捷、不易死亡等優點,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作為優選,步驟(4)中的接種過程如下:在修枝后的桑樹枝丫、節疤或瘤狀突起部打孔穴,深1.5-2厘米,將所述的木釘栽培種塞入該孔穴內,封上樹皮蓋,樹皮蓋事先從相同樹種上取得,用槌子敲打平實。
作為優選,步驟(4)中的接種工具為電鉆或皮帶沖。
作為優選,母種培養基的配方為:桑黃浸汁100ml、馬鈴薯250g、葡萄糖20g、瓊脂18?g~23g、硫酸銨1.5?g、磷酸二氫鉀1?g、硫酸鎂0.5?g,加水至1000ml;?
母種培養基的配制方法如下:按配方稱取所需原料,馬鈴薯去皮挖芽眼、切片,馬鈴薯片煮后用紗布過濾,取其濾液加入瓊脂、葡萄糖,加熱至瓊脂溶化;桑黃切片浸泡或煮汁得到桑黃浸汁,與其他組分混合后,補足水至1000ml,調pH5~6.5。桑黃浸汁組分的加入,使母種菌絲更加強壯,并有利于桑黃菌種的復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淳安縣微生物研究所,未經淳安縣微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5878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