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連軋自由板的卷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57948.2 | 申請日: | 2013-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14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勇;唐陽華;劉富貴;馮單發;李軍;方淑芳;張中平;佘廣夫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47/04 | 分類號: | B21C47/04;B21C47/34;B21B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譚昌馳;馮敏 |
| 地址: | 617067***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連軋 自由 卷取 方法 | ||
1.一種熱連軋自由板的卷取方法,所述自由板自精軋機末機架經輸出后,在操作控制系統控制下通過熱輸出輥道的運輸依次進入卷取機的側導板和夾送輥,最后在助卷輥的作用下繞卷筒進行卷取,其特征在于:
超前運行:所述自由板在接觸卷筒之前,以超前運行速度運行,所述超前運行速度=精軋機末機架的速度×(1+超前率);
位置控制:側導板采用位置控制模式,在所述自由板頭部通過側導板時,側導板的兩側進行相互靠近的短行程動作;
壓力環控制:在所述短行程動作結束后,側導板采用壓力環控制模式;
滯后運行:所述自由板在接觸卷筒之后,以滯后運行速度運行,所述滯后運行速度=精軋機末機架的速度×(1-滯后率);
其中,所述位置控制模式以及壓力環控制模式均為卷取機操作控制系統的設定模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控制模式中,側導板的兩側進行相互靠近的短行程動作包括三次短行程動作:第一次,當自由板頭部進入所述側導板的喇叭口時,短行程動作50mm;第二次,當自由板進入夾送輥時,短行程動作40mm;第三次,卷筒建立張力后,短行程動作2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壓力環控制模式中,側導板的壓力為19~22KN。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輸出輥道分為若干段,沿自由板運行方向上,各段的各自超前率在15%~22%內遞增;各段的各自滯后率在20%~27%內遞減。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輸出輥道分為九段,其各自的超前率及滯后率為:
第一段輥道,超前率為15~18%,滯后率為23~27%;
第二段輥道,超前率為16~19%,滯后率為23~27%;
第三段輥道,超前率為16~19%,滯后率為22~25%;
第四段輥道,超前率為17~20%,滯后率為22~25%;
第五段輥道,超前率為17~20%,滯后率為22~25%;
第六段輥道,超前率為18~21%,滯后率為21~23%;
第七段輥道,超前率為18~21%,滯后率為21~23%;
第八段輥道,超前率為19~21%,滯后率為21~23%;
第九段輥道,超前率為19~22%,滯后率為20~2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夾送輥的超前率與所述助卷輥的超前率一致,均在20~23%范圍內,并且所述卷筒的超前率在23%~28%范圍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卷輥的數目為3個,其中,卷取機各部件的壓力或張力設定值為:
夾送輥,壓力為120~130KN;
第一助卷輥,壓力為70~80KN;
第二助卷輥,壓力為70~75KN;
第三助卷輥,壓力為70~80KN;
卷筒,張力為100~150KN。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板頭部進入卷筒后,助卷輥控制方式選擇跳步模式,尾部壓尾選擇第一助卷輥、第二助卷輥、第三助卷輥同時壓尾,其中,所述頭部方式、跳步模式、尾部壓尾均為卷取機操作控制系統的設定模式。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由板卷取結束后,尾部定位為4:00~5:00方向,其中,所述尾部定位為卷取機操作控制系統的設定模式。
10.根據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板為自由鈦板或自由鋼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未經攀鋼集團攀枝花鋼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5794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