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動力型安全注射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57151.2 | 申請日: | 2013-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99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亞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亞平 |
| 主分類號: | A61M5/50 | 分類號: | A61M5/50;A61M5/178;A61M5/31;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11 上海市黃***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動力 安全 注射器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的說是用于對人體組織的穿刺過程及其在穿刺后向組織內注射給藥或抽取組織標本的空氣動力型安全注射器。
(二)、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申請號201120442311.1公布了氣壓式回縮自毀注射器,包括注射筒、筒狀的空心注射桿、針座、密封墊、活塞和密封接頭,針座的中央設置有針頭,針座通過套裝在其下端的密封墊安裝在注射筒的前端,活塞套設在注射桿前端的外側,密封接頭設置在注射桿前端的內測,密封接頭和針座上設有互相配合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注射桿推至所述注射筒的前端時,注射筒前端的內壁與針座前端的外壁氣密封,注射桿內壁上設置有阻止密封接頭和針座從注射桿下端射出的限位裝置,注射桿下端設置有溝通注射桿內腔與外界的排氣孔。所述的針座的下部向外凸起形成限位座,密封墊套裝在限位座上并使針座外壁和注射筒內壁氣密封;所述的限位裝置有兩個,分別設置在注射桿中部和下部,限位裝置就是注射桿內壁上的三道凸筋。
該技術方案以及申請號201310057218.6雖較以往的利用機械力(彈簧力或人工拉力)使針座和針管回縮的自毀或安全注射器有較大進步,其原理是在推桿繼續前移,擠壓密封圈對外套前腔空氣壓縮;直至推桿將密封圈擠壓到針座的中段時,空氣壓縮到最小體積(壓強最大),密封圈對針座的包裹作用失去,釋放針座,在壓縮空氣作用下,針座迅速向推桿內腔彈射;但存在以下不足:①、在該方案中,針座下部凸起形成的是限位座,僅是與密封墊配合,完成針座與注射筒內壁之間的氣密封,限位針座,使其不能后移。文中沒有說明:限位座要有一定的長度,使密封墊在限位座的表面能夠在注射桿的擠壓下,滑動密封時,前移一定距離,完成對注射筒前端內腔空氣的密封壓縮,產生使針座和密封接頭向推桿內腔彈射所需要的一定壓強(動能)。所以,上述技術方案的描述,僅僅是密封墊從限位座上前移到針座中部,此距離對注射筒前端內腔空氣的壓縮是難以實現所需要的壓強的,尤其是小規格(小于1.0ml)的注射器,其注射筒內腔直徑小于4.0mm,一般的密封墊厚度約2—3.0mm;如此的壓縮距離,空氣壓強極其微弱,是不能實現上述方案所述的針座回縮的需要的;②、由于該方案利用了針座下端內孔與密封接頭前端插頭相互連接的結構,方使二者帶動針管一起回縮進入注射桿內腔;由于針座內孔與密封接頭之間存在的連接空間,使得藥物殘留量增加,尤其是貴重藥物,會造成藥物浪費及療效降低;此點也是該方案造成觸發狀態下,藥液向錐孔前方噴射的原因;③、由于該方案是利用密封接頭的底部邊緣與注射桿內中部和下部的三道凸筋的相互作用,實現對針頭的限位,使其不能從注射桿下端射出,同時也不能由注射桿上端孔中外露。由于該方案存在上述第②點的不足或缺陷,使其回縮不確定,尤其是小規格注射筒時,就沒有回縮;那么針頭、針座和密封接頭一同回縮(射出)的可能會:不完全進入注射桿內腔,即針頭及針座和密封接頭未能被足夠的壓縮空氣射出、回縮到兩個限位裝置之間,那么,針尖就不能完全進入注射桿內腔,而繼續外露,存在針刺傷害的風險。
(三)、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方案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進后的、結構更加簡潔、成本較低、安全可靠、實用性好、可實現自動化大批量生產,且為廣大醫護人員接受的新型安全注射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空氣動力型安全注射器,由推桿、活塞、針座、針管、外筒、護套共同組成;其特征在于:針座安裝在外筒前段內腔中,針座前段穿過外筒錐孔,外筒前端的錐孔向內傾斜形成的斜面與針座中段端面形成接觸密封;在針座后段的外側有一圓片,與針座一同安裝在外筒的前端內腔中,使針座與外筒之間形成氣液密封,也使外筒前段的空間完全封閉;活塞為帽狀結構,其上端表面有一錐形體,活塞的上下外緣有兩個環形凸起,活塞安裝在推桿的前端外側,推桿及活塞安裝在外筒內腔,活塞與外筒各段內壁之間呈滑動緊密配合。
活塞由彈性材料制成,活塞的上端表面有一錐狀體其側面有多個縱向溝槽,其形態可與針座后段內孔匹配形成嵌合;活塞的外表側面上下各有一個環形突起,其直徑略大于外筒各段的內徑;活塞的下端有盲孔,內徑與拖桿上段外形匹配,可形成嵌合;在活塞內孔的基底部有一懸垂體,其直徑略大于推桿前端縮窄孔的直徑,但小于推桿內管腔的內徑,懸垂體的高度等于推桿上段縮窄內孔的深度;在與懸垂體對應的活塞上端表面,有一環形溝槽,其直徑等于針座后段的直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亞平,未經張亞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571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羊毛織物的抗菌整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羊毛織物的后整理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