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55682.8 | 申請日: | 2013-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241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芝;曹瑜;麻寶成;李新宇;王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13/02 | 分類號: | B01J13/02;C09D1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麗 |
| 地址: | 10007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色 微膠囊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包括由光致變色材料形成的內核,和包覆所述內核的殼體,所述殼體包括由聚合物、長鏈飽和烴、長鏈飽和脂肪酸中的一種或幾種形成的內層殼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還包括包覆于所述內層殼體外部的外層殼體,所述外層殼體是由非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或金屬氧化物的鹽中的一種或幾種形成的用于阻止液體透過的致密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金屬氧化物、所述金屬氧化物或所述金屬氧化物的鹽的禁帶寬度大于3.0eV,其對應的吸收截止波長小于413n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金屬氧化物包括SiO2;
所述金屬氧化物包括TiO2;
所述金屬氧化物的鹽為ZnGa2O4或SrTiO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變色材料為細菌視紫紅質和/或所述細菌視紫紅質的變體。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殼體的厚度不大于1微米。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殼微膠囊的直徑小于60微米。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殼微膠囊的直徑小于10微米。
8.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制備含有光致變色材料的單殼微膠囊,所述單殼微膠囊包括由光致變色材料形成的內核,和包覆所述內核部分的殼體,所述殼體為由聚合物、長鏈飽和烴、長鏈飽和脂肪酸中的一種或幾種形成的殼體;
(2)將所述單殼微膠囊溶于溶劑中,制備得到所述單殼微膠囊的分散液;
(3)制備所述烷氧非金屬、烷氧金屬或金屬鹽的前驅物分散液;
(4)將所述前驅物分散液與所述單殼微膠囊分散液混合,反應2-32小時;
(5)將所述步驟(4)得到的產物干燥得到所需的光致變色材料雙殼微膠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3)中的前驅物分散液為SiO2或TiO?2的前驅物分散液。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備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的反應溫度為40-60℃。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制備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的前驅物分散液中由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和無水乙醇形成;所述TiO2的前驅物分散液由鈦酸四丁酯、無水乙醇形成。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制備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的前驅物分散液包括硅烷偶聯劑的水溶液形成的第一前驅物分散液和硅酸鈉水溶液形成的第二前驅物分散液。
13.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3)中的前驅物分散液為ZnGa2O4或SrTiO3的前驅物分散液。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制備光致變色雙殼微膠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ZnGa2O4的前驅物分散液包括含有鎵離子的第一前驅物分散液和含有鋅離子的第二前驅物分散液;
所述SrTiO3的前驅物分散液包括含有鈦離子的第一前驅物分散液和含有鍶離子的第二前驅物分散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5568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二氧化硅/硅酸鎳錳空心微球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帶罩蓋式攪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