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周邊與電子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51497.1 | 申請日: | 2013-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358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黃奕達;凌正南;戴文杰;王友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周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電子周邊與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通過接墊抵接的方式而達到彼此電性連接的電子周邊與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幾年來,隨著電子科技的不斷演進,具人性化、功能性佳的便攜式電子裝置一直推陳出新。舉例來說,筆記本電腦已逐漸取代臺式電腦成為3C電腦市場的主流。另外,便攜式電子裝置還包括平板電腦(tablet?computer)與智能手機(smart?phone)等裝置。由于這類裝置結合了觸控的互動介面,且具有便于使用者攜帶的輕薄尺寸,故這類裝置在市面上相當地普及。
就筆記本電腦而言,筆記本電腦的主機的邊緣(即所謂的海岸線)通常設置有各種規格的插座連接器(receptacle?connector),用以插入對應規格的插頭連接器(plug?connector),以達到數據傳輸或電力傳輸的目的。
為了達前述目的,筆記本電腦的主機外殼的邊緣必須設置開槽,以暴露出插座連接器。因此,在主機外殼上的開槽不僅造成筆記本電腦在整體外觀上的破壞,還使得筆記本電腦在外觀設計上備受限制。此外,對于有高度防水需求的筆記本電腦而言,在主機外殼上的開槽以及設置其中的插座連接器也將增加防水設計上的難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周邊與電子裝置,適于采用接墊抵接的方式達到彼此的電性連接,以進行數據或電力的傳輸。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周邊,適于電性連接至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具有機體及多個裝置接墊。裝置接墊設置于機體的承接面上。電子周邊包括本體以及多個周邊接墊。本體具有對接面。周邊接墊配置于對接面上,當對接面置放于承接面上且各周邊接墊抵接對應的裝置接墊時,本體電性連接于機體。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適于電性連接至電子周邊。電子周邊具有本體及多個周邊接墊。周邊接墊設置在本體的對接面上。電子裝置包括機體以及多個裝置接墊。機體具有承接面。裝置接墊配置于承接面上,當對接面置放于承接面上且各周邊接墊抵接對應的裝置接墊時,本體電性連接于機體。
基于上述,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具有對應的電子周邊,電子裝置具有位于其對接面上的裝置接墊,而電子周邊具有位于其承接面上且對應裝置接墊的周邊接墊。當使用者將電子周邊的對接面置放于電子裝置的承接面上時,裝置接墊抵接對應的周邊接墊,使得本體電性連接于機體,用以傳輸數據或電力。由于本發明的電子周邊與電子裝置是采用接墊抵接的方式從而達到彼此的電性連接,如此可提高電子裝置的外觀設計自由度,還有助于簡化電子裝置的防水設計。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A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周邊與電子裝置的分離示意圖;
圖1B示出圖1A的電子周邊與電子裝置的組合示意圖;
圖2A與圖2B示出本發明其他多個實施例的周邊接墊抵接于裝置接墊的局部示意圖;
圖3A示出圖1中截面A的示意圖;
圖3B至圖3F示出本發明其他多個實施例的周邊接墊抵接于裝置接墊的截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50:電子裝置;
51:機體;
51a:承接面;
51b:凹部;
52、52a:裝置接墊;
53:鍵盤;
54:吸附件;
55:第二磁性件;
100:電子周邊;
110:本體;
110a:對接面;
112:凸部;
112a:頂面;
120、120a:周邊接墊;
130:吸附件;
130a:第一磁性件;
A:截面;
P:操作平面。
具體實施方式
圖1A示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電子周邊與電子裝置的分離示意圖。圖1B示出圖1A的電子周邊與電子裝置的組合示意圖。請參考圖1A與圖1B,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50適于電性連接至電子周邊100,其中電子裝置50例如是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但本發明不限于此。電子周邊100例如是電連接器或隨身數據存儲媒體,但本發明不限于此。
電子裝置50包括機體51以及多個裝置接墊52。機體51有承接面51a。詳細而言,承接面51a例如是機體51的操作平面P的局部區域。以本實施例的筆記本電腦為例,操作平面P可定義為具有鍵盤53的此一平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514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