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貼膜包裝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50503.1 | 申請日: | 2013-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693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姜靜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天之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33/02 | 分類號: | B65B3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2760 重慶市璧山縣***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貼膜包 裝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包裝物件或物料機械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手機、數碼播放器、平板電腦等產品為了防止屏幕劃傷,需要在其屏幕或背面貼上保護膜。現在貼膜主要有人工方式和貼膜機的方式,人工貼膜的方式,耗費時間較長,貼膜的效率較低;貼膜機是通過料帶上的自粘性零件在驅動裝置的牽引到吸料裝置下面的剝料板上,?自粘性領引下,?通過一系列張緊導向裝置被送件剝離后,再自動機械手校正后,被自動貼裝到用治具定位的工件上,因未對保護膜施加壓力,保護膜和屏幕之間容易產生氣泡。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貼膜包裝機,以解決現有人工貼膜效率不高和現有的貼膜機容易出現氣泡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貼膜包裝機,包括輸送帶、可升降托盤、固定平臺、外框架、內框架和空氣壓縮機,可升降托盤固定在輸送帶的工作面上,固定平臺設置在輸送帶的上方,外框架的底端與固定平臺的上表面之間設有彈簧,內框架位于外框架內且高度低于外框架,內框架的頂端為鋸齒狀刀片,內框架的尺寸與貼膜工件的大小相匹配,內框架正下方的固定平臺上開有供貼膜工件通過的通孔,空氣壓縮機設在輸送帶旁,空氣壓縮機的開口設在外框架的上方并朝向外框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貼膜工件通過輸送帶到達到固定平臺正下方,貼膜工件再通過可升降托盤升至與內框架平齊,這時,保護膜放置在外框架上,空氣壓縮機向外框架噴出高壓氣體,外框架在高壓空氣的帶動下,向下移動,當移動至內框架頂端時,因內框架的頂端為鋸齒狀刀片,保護膜會沿內框架被切下,即完成貼膜的過程。本發明相對于人工貼膜,花費時間短,效率高,更適合大批量的生產。因高壓空氣的作用下,保護膜和屏幕之間的氣泡會被排出,提高了貼膜的質量。因內框架的頂端為鋸齒狀刀片,可實現保護膜的形狀與貼膜工件的形狀匹配,省去了校正的步驟,提高了工作效率。外框架與固定平臺之間通過彈簧連接,是為了使保護膜形成一個穩定的平面。
本發明的方向為相對的方向,所述的上方是指豎直方向上遠離地面的方向;輸送帶的工作面為輸送帶最靠上方的一面,即可實現貼膜工件輸送的一面。
進一步,所述可升降托盤包括盤體、位于盤體下表面的伸縮桿和驅動伸縮桿的電機,盤體的上表面設有與供貼膜工件匹配的卡槽,可對貼膜工件進行定位。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自動貼膜包裝機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自動貼膜包裝機可升降托盤實施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一種自動貼膜包裝機,用于給手機1貼膜,包括輸送帶2、可升降托盤、固定平臺4、外框架5、內框架6和空氣壓縮機7,可升降托盤固定在輸送帶2的工作面上,所述可升降托盤包括盤體8、位于盤體8下表面的伸縮桿9和驅動伸縮桿9的電機,盤體8的上表面設有與手機1匹配的卡槽11,可對手機1進行定位。固定平臺4設置在輸送帶2的上方,外框架5與固定平臺4之間設有彈簧10,彈簧10的一端與外框架5的底端連接,另一端與固定平臺4的上表面連接。內框架6位于外框架5內且高度略低于外框架5,且上述高度是小于上述彈簧10的彈性變量的,內框架6的頂端為鋒利的鋸齒狀刀片,內框架6內緣的尺寸與手機1的大小相匹配,內框架6正下方的固定平臺4上開有供手機1和可升降托盤通過的通孔,空氣壓縮機7設在輸送帶2旁并由脈沖電機控制,空氣壓縮機7的開口3設在外框架5的上方并朝向外框架5。
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如下:將手機1卡接在盤體8的卡槽11上,輸送帶2將手機1輸送到固定平臺4通孔的正下方后暫定,通過伸縮桿9將手機1推到內框架6內,并且使手機1的屏幕與內框架6的頂面平齊。同時送膜機構將保護膜完全覆蓋在外框架5上(即保護膜超過外框架5的每個邊緣)。這時,脈沖電機帶動空氣壓縮機7運轉,在高壓空氣的作用下,彈簧10壓縮,將外框架5上的保護膜下移,當到達內框架6的頂端時,手機1邊緣的保護膜在高壓空氣的作用下被切斷,手機1其他位置的保護膜和屏幕之間的氣泡會在高壓空氣的作用下被排出,保證了貼膜質量,即完成了一部手機1的貼膜。在完成這個步驟之后,空氣壓縮機7停止工作,彈簧10在彈力的作用下恢復到原始長度,伸縮桿9縮回,使手機1降至固定平臺4通孔以下,輸送帶2運作,使下一個未貼膜的手機1到達固定平臺4通孔的正下方,再次重復以上步驟。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天之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天之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505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