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用菌基質用表面消毒劑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49904.5 | 申請日: | 2013-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95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書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書杰 |
| 主分類號: | A01N47/34 | 分類號: | A01N47/34;A01P1/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發軍 |
| 地址: | 47455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用菌 基質 表面 消毒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菌類培養基用殺菌劑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食用菌基質用表面消毒劑。
背景技術
在食用菌栽培中,滅菌徹底與否是制作菌種和栽培實踐最關鍵的一環,直接關系到培養料被雜菌污染與否,即關系到整個菇場生產的成功與否,應高度注意這一環節。對于食用菌培養基質內部殺菌消毒技術而言,多是采用熱力滅菌(heat?power?sterilization)進行基質消毒滅菌包括對培養基、培養料中的微生物進行殺滅,得到基質熟料;熱力滅菌是一種物理的方法,其原理是根據各種微生物對生長發育的溫度要求較為嚴格,利用高溫使菌體蛋白變性,從而使酶失去活性,達到滅菌的目的。但是對于熟料基質的表面在接種前仍然要進行雜菌殺滅處理,如表面容易滋生的灰霉、青霉等霉菌和引起食用菌出現黑斑或銹斑的假單孢菌,諸如此類雜菌對基質進行污染,影響菌絲生長,甚至使得接種無法正常進行。因此,必須對栽培基質表面進行消毒處理。目前常用的處理方法是噴灑酒精、高錳酸鉀或者采用加入醛類物質的硫磺進行熏蒸,但是由于這些藥劑對不同的菌種不同品種效果不穩定,使用過程中出現殺菌不徹底的現象,而且殺菌時間較長,效率低下,加之采用熏蒸的方式操作繁瑣,氣味刺鼻,實際采用時效果不佳;再有,大規模生產實踐中,接種部位和消毒面比較難以精準配合控制,若是在未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表面位置進行接種處理,則菌苗成活率低,病害嚴重,而消毒徹底位置閑置造成了消毒劑的浪費;因此,亟需設計一種高效且穩定的食用菌基質表面消毒的方法,來解決培育菌種的關鍵問題。如CN?103155796?A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食用菌栽培基質的除菌方法,涉及一種基質的除菌方法,屬于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將混合好的栽培料中混入硫酸銅、撲海因、菌核凈;混入量以重量百分比計:硫酸銅、撲海因、菌核凈分別為栽培料總量的2%;攪拌均勻,經多次翻堆。但是上述除菌方法是混合在栽培料中,屬于基質料內殺菌范疇,而且后續殺菌過程長,熟料轉移后僅菇床消毒就需要30h,比較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在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殺菌迅速、可靠性高的食用菌基質用表面消毒劑。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食用菌基質用表面消毒劑,它包括下列原料組成:腐酶靈、托布津、酒精和填充料,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腐酶靈2~10、托布津1~6、酒精400~650、填充料6~15。
所述填充料為易溶于酒精且酒精揮發后留下痕跡的非堿性物質。
所述填充料為膨潤土或/和硝酸鈣。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腐酶靈3~8、托布津2~5、酒精450~580、填充料7~12。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為:腐酶靈4~6、托布津3~4、酒精480~530、填充料8~10。
本發明所述食用菌基質用表面消毒劑的制備方法如下:先選備原料,量取一定量的酒精(如500ml)盛放于容器中,按照所述配比份稱取所述腐酶靈、托布津和填充料,并分別加入所述容器中,封蓋混勻即可,最后分裝密閉保存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書杰,未經李書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4990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