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紫外分光檢測器的液芯波導流通池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549690.1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01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尹楊青;高美麗;周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05 | 分類號: | G01N21/05;G01N21/33;G01N30/7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88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紫外 分光 檢測器 波導 流通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紫外分光檢測器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紫外分光檢測器的液芯波導流通池。
背景技術
液相色譜技術以其廣泛的適應性,成為了實驗室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其試驗的工具是高效液相色譜儀,紫外分光檢測器是高效液相色譜儀的一個核心部件,在所有適用于液相系統(tǒng)的檢測器中,紫外分光檢測器大約占有70%的比例。紫外分光檢測器的光學響應的性能,直接影響整套儀器的噪聲、重復性和最小檢測限等主要系統(tǒng)指標。通過設置合理的光程,可以有效提高紫外分光檢測器的光學響應的靈敏度和重復性指標,從而提高整個液相系統(tǒng)的系統(tǒng)指標。
現(xiàn)有的紫外分光檢測器,其流通池不同的廠家采用的流路和光路設計,但是分析其內(nèi)部結構,都是由SS316L不銹鋼件加工而成,如圖1所示為其中一種常見的設計。實際液相色譜儀使用中,不銹鋼件上小孔的光潔度通常只有0.8,由于液體對光線的散射和外光路的偏移,光線在流通池的吸收區(qū)不和避免要照射到小孔的內(nèi)壁上,由此導致的光強衰減。同時,由于外光路尺寸限制,流通池的物理尺寸受限,如圖2所示,其中尺寸A在儀器設計定型后將不能改變,所以在極低濃度樣品檢測中,增加吸收光程將是不可能的情況。通過液芯波導技術,理論上可以無限長的擴展光路,實際使用中可將光程擴展為目前通用設計的100倍以上。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紫外分光檢測器的液芯波導流通池,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紫外分光檢測器的液芯波導流通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以及一對結構相同的接口組件,兩接口組件分別從殼體內(nèi)部對稱裝配在殼體兩側,每個接口組件包括接口座,接口座一側向接口座內(nèi)設有凹槽,凹槽槽底設置中心通孔,且兩接口組件中接口座凹槽槽口分別從殼體兩側伸出,接口座另一側向接口座內(nèi)設有錐體狀槽,且錐體狀槽的錐頂連通至凹槽槽底中心通孔,每個接口組件的接口座頂部還分別設置有液路接口,接口座中設置有液路斜孔,所述液路斜孔一端從側部連通至錐體狀槽的錐頂,液路斜孔另一端連通至液路接口,每個接口組件的接口座凹槽內(nèi)分別設置有靠近槽口的可調(diào)節(jié)消像差透鏡組件、蓋住凹槽槽底中心通孔的內(nèi)鏡片及將內(nèi)鏡片壓緊在凹槽槽底的透明內(nèi)壓緊蓋,殼體內(nèi)還設置有呈直線狀或者多圈盤繞狀的液芯波導,所述液芯波導兩端分別安裝有錐體壓環(huán),錐體壓環(huán)形狀與接口座中錐體狀槽匹配,所述液芯波導兩端錐體壓環(huán)分別緊壓入殼體兩側接口組件接口座的錐體狀槽中。
所述的一種用于紫外分光檢測器的液芯波導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內(nèi)鏡片與凹槽槽底之間設置有密封墊,密封墊中心通孔與凹槽槽底中心通孔連通。
本發(fā)明通過采用液芯波導全發(fā)射吸收光路設計,降低了光學衰減,更好的提高了紫外分光檢測器的靈敏度;同時可以根據(jù)樣品的實際濃度,通過選擇不同長度的液芯波導來選擇吸收光程,進一步擴展了檢測器的檢測范圍極大提升了檢測器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紫外分光檢測器流通池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xiàn)有技術紫外分光檢測器流通池檢測過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其中:
圖3a為直線液芯波導時結構示意圖,圖3b為多圈盤繞狀液芯波導時結構示意圖。
圖4為接口組件結構放大剖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液體流向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液芯波導內(nèi)部光路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光學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496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