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眼科裝置和眼科攝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49550.4 | 申請日: | 2013-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9996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小野光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A61B3/12 | 分類號: | A61B3/12;A61B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怡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3 | 代理人: | 遲軍 |
| 地址: | 日本東京都***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眼科 裝置 攝像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眼科裝置和眼科攝像方法。
背景技術
作為眼科裝置,廣泛已知用攝影方法捕獲被檢眼的眼底的眼底照相機。另外,作為眼底照相機,已知使用諸如彩色造影、可視熒光造影(FAG)或者近紅外吲哚青綠(ICG)視頻造影的多個攝像模式觀察被檢眼,以依據檢查的目的來捕獲圖像的裝置。
當使用眼底照相機來捕獲圖像時,需要細致地調整被檢眼與眼底照相機之間的工作距離。因此,將對準指標投影到被檢眼上,并且使用指標圖像進行對準調整。
在日本特開昭62-34530號公報中,提出了一種眼底照相機,其中,將對準指標投影到被檢眼的角膜上,以通過作為指標的反射圖像的對準圖像的聚焦狀態來確定對準位置是否合適。
另外,在日本特許第3569026號公報中,提出了一種眼底照相機,其自動檢測對準指標,并且通過調整裝置位置來進行攝像。
當使用攝影方法捕獲眼底圖像時,被檢眼的視神經乳頭(optic?papilla)被明亮地觀察。認識到當檢測對準時,依據被檢眼的朝向,視神經乳頭可能與對準指標重疊。其結果是,難以準確地檢測到對準指標。如果沒有準確地檢測到對準指標,則由于照明光束在角膜或鏡片處的反射光,耀斑(flare)容易混入到眼底圖像中。
發明內容
鑒于前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眼科裝置,其能夠不管被檢眼的朝向,準確地檢測對準指標,以自動進行攝像或者自動調整對準指標。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的眼科裝置包括:投影單元,被配置為將多個對準指標投影到被檢眼上;視神經乳頭位置檢測單元,被配置為檢測所述被檢眼的視神經乳頭位置;以及對準檢測單元,被配置為根據所述對準指標的反射圖像,檢測所述被檢眼與裝置主體之間的位置關系,其中,所述對準檢測單元通過依據所述視神經乳頭位置選擇所述多個對準指標的反射圖像中的至少一個反射圖像,來進行對準檢測。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根據本發明的眼科攝像方法包括:將多個對準指標投影到被檢眼上;檢測所述被檢眼的視神經乳頭位置;以及根據所述對準指標的反射圖像,檢測所述被檢眼與裝置主體之間的位置關系,其中,在所述位置關系的檢測中,通過依據所述視神經乳頭位置選擇所述多個對準指標的反射圖像中的至少一個反射圖像,來檢測對準。
根據本發明,能夠不管被檢眼的朝向,準確地檢測對準指標,自動進行攝像,并且自動調整對準指標。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將變得清楚。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眼科攝影裝置的配置的圖。
圖2是示出觀察眼底時的圖像的示意圖。
圖3是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對準檢測部的圖像處理的流程圖。
圖4是示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對準檢測部的圖像處理的流程圖。
圖5是示出作為液晶板的固視標的開口部分與遮光部分之間的位置關系的圖。
圖6是示出根據實施例3的對準檢測部的圖像處理的流程圖。
圖7是示出觀察眼底時的圖像的示意圖。
圖8示出了視神經乳頭位置表。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根據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
第一實施例
圖1是示出作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眼科裝置的眼底照相機的配置的圖。在從觀察光源1到位于被檢眼E前面的物鏡2的光路O1上,布置有觀察光源1、會聚透鏡3、攝影光源4和鏡5。此外,在鏡5的反射方向上,依次布置有具有環形形狀開口的光圈6、中繼透鏡7和穿孔鏡8,以構成眼底照明光學系統。另外,觀察光源包括發出近紅外光的LED光源。
在穿孔鏡8后面的光路O2上,依次布置有聚焦透鏡9、攝影透鏡10和例如包括CCD的圖像拾取元件11,以構成眼底攝影光學系統。
另外,在穿孔鏡8的孔附近從光路O2沿水平方向偏移的位置,布置有被配置為引導指標光束的光引導件12a的出射端。用于對對準指標進行照明的LED光源13a連接到光引導件12a的入射端。
在光引導件12a的出射端相對于光路O2的對稱位置,布置有光引導件12b的出射端。具有與發光二極管(LED)光源13a相同的波長的LED光源13b(未示出)連接到光引導件12b的入射端。以這種方式,構成對準指標投影光學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株式會社,未經佳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495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