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鉆桿組自動裝卸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49272.2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16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唐倩;陳磊;畢耀坤;于今;柏龍;陳思宇;郭鵬;范秋壘;劉鐵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19/18 | 分類號: | E21B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謝殿武 |
| 地址: | 40003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桿 自動 裝卸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螺旋鉆式采煤機的鉆桿組裝卸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鉆桿組自動裝卸平臺。
背景技術
我國是煤炭產量和消費量較大的國家,隨著經濟的增長,煤炭的需求量也在不斷上升。根據我國煤層厚度劃分,厚度18~113m屬于薄煤層,小于18m屬于極薄煤層,我國薄與極薄煤層儲量大,僅國有煤礦薄煤層儲量比重就占20%左右,地方煤礦薄煤層儲量比重更大,且分布廣泛,局部集中,隨著中厚煤層儲量的日益減少,薄與極薄煤層的開采格外重要,但由于薄與極薄煤層開采作業空間小,工作條件惡劣,掘進率高,回采效率低,因此對采掘設備和技術的依賴較大。螺旋鉆式采煤機是一種能夠開采薄與極薄煤層、提高煤炭資源回收率的采煤設備,能夠實現無人工作面開采,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但現有技術中,螺旋鉆式采煤機普遍采用單軌吊夾持、人工定位的方式裝卸鉆桿,不僅工人勞動強度大,鉆桿定位困難,而且極大的限制了采煤效率,造成薄與極薄煤層開采緩慢,單位時間內產量低的問題。
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一種能夠自動裝卸鉆桿的設備,以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同時對鉆桿組進行精確的定位,使鉆桿裝卸過程順利進行,節約時耗,提高煤層開采效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自動裝卸鉆桿的鉆桿組自動裝卸平臺,能夠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同時對鉆桿組進行精確的定位,使鉆桿裝卸過程順利進行,節約時耗,提高煤層開采效率。
本發明的鉆桿組自動裝卸平臺,包括底板、滑臺、側滑驅動裝置和鉆桿組定位組件;所述滑臺單自由度滑動連接于底板并通過所述側滑驅動裝置驅動往復滑動;所述鉆桿組定位組件安裝于滑臺;
進一步,所述鉆桿組定位組件包括定位部分和驅動部分;所述驅動部分連接于定位部分與滑臺之間;所述定位部分由驅動部分驅動對鉆桿組進行定位和退出定位;
進一步,所述定位部分包括前支撐板和后支撐板;所述前支撐板的邊部設有用于對鉆桿組前端進行支撐定位的前定位槽;所述后支撐板的邊部設有用于對鉆桿組后端進行支撐定位的后定位槽;
進一步,所述驅動部分包括能夠輸出位移量的前驅動裝置和后驅動裝置;所述前驅動裝置連接于前支撐板與滑臺之間;所述后驅動裝置連接于后支撐板與滑臺之間;
進一步,所述前支撐板、前驅動裝置與滑臺三者之間以及后支撐板、后驅動裝置與滑臺三者之間均兩兩鉸接形成平面連桿機構同時它們的鉸軸均與滑臺臺面平行并與鉆桿組定位軸線垂直;
進一步,所述側滑驅動裝置、前驅動裝置和后驅動裝置均為油缸;
進一步,所述前定位槽包括與鉆桿組的鉆桿和風筒一一對應設置的前鉆桿槽和前風筒槽;所述后定位槽包括與鉆桿組的鉆桿和風筒一一對應設置的后鉆桿槽和后風筒槽;所述前鉆桿槽和后鉆桿槽的槽壁上均設有用于對相應鉆桿進行周向定位的楔形槽;所述前風筒槽和后風筒槽的槽壁上均設有用于對相應風筒進行周向定位的風筒周向定位槽;
進一步,所述底板上沿滑臺滑動方向設有導向桿;所述滑臺上固定有與導向桿單自由度滑動配合的滑套;
進一步,所述底板上還設有用于支撐滑臺并且與滑臺滾動配合的滾輪組;
進一步,所述底板上還設有用于至少限定滑臺滑進極限位置的擋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將由鉆桿和風筒組合構成的鉆桿組放置于本發明的鉆桿組自動裝卸平臺上定位后,能通過滑臺送至螺旋鉆式采煤機的主軸和已接鉆桿組之間,控制主機推進便能完成鉆桿組的裝接,裝接后滑臺能退回原位置,進行下一組鉆桿組的安裝,逆向執行便可實現鉆桿組的拆卸,可取代人工裝卸,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同時能對鉆桿組進行精確的定位,使鉆桿裝卸過程順利進行,節約時耗,提高煤層開采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492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