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硅油離合器自動控制進回油流量的聯動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46168.8 | 申請日: | 2013-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733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桂岳;仲偉全;王同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桂岳 |
| 主分類號: | F01P7/04 | 分類號: | F0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702 山東省龍口市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硅油 離合器 自動控制 進回油 流量 聯動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硅油離合器;具體涉及一種硅油離合器自動控制進回油流量的裝置。
(二)背景技術:現有技術中國、內外的硅油風扇離合器,工作時,通常是通過電磁吸力一次吸合帶動彈性閥門控制進油孔的開啟,以實現硅油進入工作腔,通過硅油的高粘度特性傳遞驅動扭矩帶動風扇離合器上的風葉,對發動機工作水箱進行旋風散熱降溫。其存在不足:一是通過進油孔進入工作腔內的硅油達不到設定流量。二是貯油腔內的回油孔為常開狀態,工作時無法控制硅油由工作腔返回貯油腔的流量大小,尤其當風扇離合器的風葉對水箱進行較高轉速旋風散熱降溫時,通過進油孔進入工作腔內較大流量的硅油,還沒充分利用其高粘度特性傳遞扭矩驅動風葉完成較高轉速進行工作,卻在風扇離合器旋轉產生離心力的作用下,又通過回油孔快速返回貯油腔,使進入工作腔的硅油始終達不到設定的流量。
由于上述兩點不足均因進入工作腔的硅油達不到設定流量,明顯降低了驅動扭矩和風扇離合器風葉的工作轉速,以及對發動機工作水溫進行散熱降溫的工作效率。
三是所述彈性閥門形體結構復雜,與傳動軸安裝連接旋轉配重不均衡,尤其在進行較高轉速工作時動平衡差,傳動軸旋轉產生的振動,加快了傳動部件的早期磨損毀壞。由于所述傳動部件磨損毀壞后,維修廠家無法維護更換,通常是將整體的硅油風扇離合器做報廢處理換新,明顯降低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三)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硅油離合器自動控制進回油流量的聯動裝置,旨在通過控制進入工作腔的硅油達到設定流量,實現提高離合器的工作轉速和對發動機工作水溫進行散熱降溫的工作效率,以及產品的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硅油離合器自動控制進回油流量的聯動裝置,它是在吸合盤的端面上至少設有兩個開口通油槽;在所述開口通油槽內置有閥座;所述閥座與吸合盤端面上連有的彈簧片的一端彈性相連;所述彈簧片的另一端設有連接孔。
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時,本發明可以在所述吸合盤的端面上對稱設有兩個開口通油槽。
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時,本發明還可以選擇所述閥座與吸合盤端面上鉚接的彈簧片的一端彈性相連。
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時,本發明又可以選擇所述設有連接孔的彈簧片另一端是單片狀或雙片連體狀。
本發明采取上述結構,工作時,通過電磁線圈得電形成的電磁吸力,在同時克服吸合盤通過彈簧片與連接部件連接以及閥座與吸合盤端面通過彈簧片連接的雙重彈性壓力,將吸合盤和閥座同步變距離吸引拉動位移,實現吸合盤與閥座聯動對進油孔開啟的開口間隙逐漸變流量增大,同時所述閥座相對回油孔開啟的開口間隙則在逐漸變流量地減小,通過回油孔開口間隙變化的阻尼限流,實現了自動控制進入工作腔的硅油,以不同的設定流量和其高粘度特性產生的不同驅動扭矩,帶動風扇離合器上的風葉進行不同轉速的無級變速。同現有技術相比,有效地提高了離合器的工作轉速和對發動機工作水溫進行散熱降溫的工作效率。
另外,本發明結構簡單、形體對稱,與傳動部件安裝連接轉動配重均衡,尤其在進行較高轉速工作時能確保較高地動平衡性。同現有技術相比,明顯地減少了傳動部件的磨損毀壞,有效地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圖1中A-A向旋轉剖視圖;
圖3為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4為本發明圖2與硅油風扇離合器連接剖視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圖1-圖4所示。這種硅油離合器自動控制進回油流量的聯動裝置,為提高與硅油風扇離合器傳動部件安裝連接的動平衡性,通常在吸合盤1的端面上對稱設有兩個開口通油槽;在所述開口通油槽內置有閥座2;所述閥座與吸合盤1端面上鉚接的彈簧片的一端鉚接彈性相連;所述彈簧片的另一端設有連接孔(圖1-圖3所示)。根據不同的安裝連接要求,所述設有連接孔的彈簧片另一端可以是單片狀(圖1-圖2所示)或雙片連體狀(圖3所示)。當然,所述閥座2與吸合盤1端面連接彈簧片的方式,還可以采用點焊對接或螺栓連接固緊(圖中未示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桂岳,未經王桂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461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前門焊接工裝
- 下一篇:一種電控柜的下隔板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