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頂層設計模式下的新區電力負荷的預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45944.2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792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英靜;陳麗莉;蘭州;郁丹;唐人;李帆;沈舒儀;張美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浙江華云電力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G06Q10/04;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張建青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頂層 設計 模式 新區 電力 負荷 預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區電力負荷的預測方法,尤其是一種用于頂層設計模式下的新區電力負荷的預測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電網規劃中常用的電力負荷預測方法有時序法、產值單耗法、彈性系數法、專家決策、人工智能方法等。這些預測方法都是基于規劃區域內電力負荷的歷史數據,找尋它的發展規律,由近及遠地推測出規劃區域的近、中、遠期負荷。對新開發區域,由于其缺乏歷史數據,通常只能采用負荷密度法或負荷指標法進行預測;這兩種方法都是參考相類似電力負荷的負荷指標進行估算的,但即使是相近電力負荷還是存在較大的差異(比如同為居民小區,湖州潛莊小區的單位建筑面積的負荷密度指標為11W/m2,而同地區的美欣家園為16W/m2,北京良鄉衛生城則為35W/m2),這使得新區的電力負荷預測難度較大。而我國尚處城市化加速發展的中期,通常一個大的區域都可能存在一個或者多個新區。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新區電力負荷預測的不確定性,提供一種基于頂層設計模式下的新區電力負荷預測方法,本發明利用區域電力負荷發展的相對規律性,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宏觀把握新區電力負荷的發展,使得新區電力負荷的預測更加的精準。
為此,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頂層設計模式下的新區電力負荷的預測方法,其步驟如下:
1)對電力新區所在并行區域及上級區域進行劃分:新區的上級區域為區域Ⅱa,新區的同級區域為區域Ⅲ1、區域Ⅲ2……區域Ⅲn,統稱為老區;區域Ⅱa的同級區域為區域Ⅱb……區域Ⅱn,這些區域的上級區域為區域Ⅰ;
2)對新區所在上級區域Ⅱa預設給出協同負荷預測高中低方案FAH、FAM和FAL,這些方案是根據區域Ⅱa及其并行區域的負荷預測情況,并結合整個區域Ⅰ的負荷發展情況綜合分析確定,作為區域Ⅱa負荷預測的重要依據;
3)預測區域Ⅱa范圍內老區的電力負荷,采用基于歷史數據的常規預測方法,綜合分析后得到高方案FOH、中方案FOM和低方案FOL;
4)由區域Ⅱa的電力負荷和其范圍內老區的電力負荷推算新區的電力負荷,新區的高中低負荷預測方案F′NH、F′NM和F′NL由式(1)~式(3)分別計算得到(記為倒推法):
F′NH=FAH/s-FOH (1),
F′NM=FAM/s-FOM (2),
F′NL=FAL/s-FOL (3),
式中s為新老區域的同時率;
5)采用負荷密度法或者負荷指標法預測新區電力負荷,得到高中低方案F″NH、F″NM和F″NL(記為直接法);這種方法是新區電力負荷預測的常見方法,其優點是不需要歷史負荷數據,只要提供用地性質、用地面積、建筑面積等相關信息便可進行負荷預測;其缺點是負荷密度指標的選取對預測結果影響很大。直接法是基于相同類型用地的負荷指標進行預測的,雖然求得的結果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它所確立的負荷區間F″NL~F″NH是可信的,即最終負荷應落在F″NL~F″NH范圍內;
6)比較上述兩種新區負荷預測方案,若F′NH<F″NL或F′NL>F″NH,則老區的負荷預測不合理,調整權值,更新老區負荷預測值,再進行比較;若為其他情況,則新區電力負荷高方案取FNH=min(F′NH,F″NH),低方案取FNL=min(F′NL,F″NL),中方案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浙江華云電力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未經國家電網公司;浙江華云電力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浙江水利水電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459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益生菌組合物及其應用、嬰幼兒食品
- 下一篇:智能車庫管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