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通道小流量精確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44683.2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790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野牧;張新敏;王慶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F11/38 | 分類號: | G01F11/38;G01G19/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智龍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21115 | 代理人: | 宋鐵軍,周楠 |
| 地址: | 110870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道 流量 精確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測量裝置領域,涉及一種小流量測量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多通道小流量精確測量裝置,能夠同時對多個通道的液體流量進行精確測量。
背景技術
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對流體體積流量或質量流量的測量一直是一個被不斷研究和開發的技術領域,到目前為止對大流量及微小流量的測量一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特別是當被測流體的流量小到一定程度后,用傳統的方法幾乎是不可能準確測量,況且,在某些特殊應用場合需要對多個通道的微小流量進行同時測量,例如,針對飛機發動機燃油總管中每個噴嘴的噴射流量的測量,需要在不同的總管入口壓力下對多達十多個通道的流量同時進行精確測量,當總管入口壓力較低時每個噴嘴的噴射流量很小,用現有的所有形式的流量計幾乎都無法滿足量程及精度要求,況且,安裝十多個流量計需要較大的安裝空間,有時在機械結構上就很難實現。
現有流量計除了量程限制了對小流量的測量以外,還有一些缺陷,就是流量計往往對被測流體的粘度范圍及物理特性有較苛刻的要求,例如,某些流量計只能測量一定粘度范圍的流體流量,當被測流體的某些特性(如腐蝕性)發生變化時就被迫選用特殊流量計,有時甚至需要特殊加工制造。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通道小流量精確測量裝置,能夠對多個通道的液體小流量同時進行精確測量,有效解決了上述的問題。
技術方案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施的:
一種多通道小流量精確測量裝置,由稱重機構和接液放液機構構成,其特征在于:稱重機構包括測量量杯、傳感器上行限位擋塊、稱重傳感器、放液閥閥體和傳感器托盤;稱重傳感器均布在傳感器托盤兩側上,并與傳感器托盤剛性連接;放液閥閥體與稱重傳感器剛性連接,測量量杯固定在放液閥閥體上方;傳感器上行限位擋塊一端與傳感器托盤剛性連接,另一端與稱重傳感器剛性連接;接液放液機構包括放液閥芯、放液閥頂出裝置、移動導向柱、放液氣缸、氣缸運動調速接頭、頂出桿和閥芯回程彈簧;放液閥芯設置在放液閥閥體內,放液閥頂出裝置兩端上部與頂出桿剛性連接,頂出桿與放液閥芯同軸對應設置,在放液閥頂出裝置底部的兩側分別設有移動導向柱,放液閥頂出裝置下方設置有放液氣缸,放液氣缸外部還連接有氣缸運動調速接頭。
放液閥閥體內部軸向中心位置設有可沿軸向上下移動的放液閥芯,放液閥芯上部與測量量杯連通的管路外部設有閥芯回程彈簧;放液閥芯下部伸出放液閥閥體的管路與頂出桿相對應。
測量量杯與放液閥閥體通過螺釘固定。
氣缸運動調速接頭設置為上下兩個。
優點和效果
本發明這種多通道小流量精確測量裝置具有精度高、安裝、拆卸、使用及維護方便的優點:
(1)本發明可測量低于20升/小時的流量,最低流量幾乎不受限制,如果時間足夠長,理論上可測量接近于零的流量。
(2)本發明易于實現高精度測量,其測量精度就是稱重傳感器的精度,可輕易達到0.5%以上。
(3)本發明對被測液體的粘度沒有要求,理論上講只要是可流動的液體都可以被測量。
(4)本發明可輕易實現對不同性質液體的測量,只要改變量杯的材質即可適應不同的被測介質。
(5)其它采用多個電磁閥放液實現多通道測量的方法,由于電磁閥不可能絕對同時動作,使得測量精度受到影響;而本發明采用特殊設計的放液閥將液體從量杯中排出(清空),而且多個通道的放液閥在下端的放液閥頂出裝置的作用下可實現絕對的“同時開”及“同時關”,這樣可保證對測量時間的絕對精確控制,從而保證流量的精確測量。
(6)本發明可同時測量通道數可達10個以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測量量杯;2. 傳感器上行限位擋塊;3.稱重傳感器;4.放液閥芯;5.放液閥頂出裝置;6.移動導向柱;7.放液氣缸;8.氣缸運動調速接頭;9.頂出桿;10.放液閥閥體;11.閥芯回程彈簧;12.傳感器托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具體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工業大學,未經沈陽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446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