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靈活夾持的基于吸氣的清潔牙齒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44064.3 | 申請日: | 2013-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849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C15/00 | 分類號: | A61C15/00;A61C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靈活 夾持 基于 吸氣 清潔 牙齒 裝置 | ||
靈活夾持的基于吸氣的清潔牙齒裝置,本專利屬于潔牙領域,涉及一種清潔牙齒的裝置,特別是生活潔牙的裝置,通過一個吸入裝置的吸力,在吸入端將污垢和雜物吸入,吸入后依然夾在牙縫中的一些纖維等雜物,將尚未夾在牙齒中間的部分吸入,然后通過夾持裝置夾緊,拔出。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去除牙齒周圍污垢,特別是對于塞入牙縫的纖維等具有很好的清除效果,而且不傷害牙齒。為了便于使用,將夾持裝置設計為分離或者可拆卸的方式。
技術領域
本專利屬于潔牙領域,涉及一種生活潔牙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清潔牙齒主要分為兩大類:醫院潔牙和生活潔牙。醫院潔牙又可分為超聲波潔牙、噴砂潔牙、生物潔牙和手工潔牙三種。現在大家常說的潔牙一般是指超聲波潔牙和噴砂潔牙,這兩種潔牙方法的適應癥也不一樣。生活潔牙,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潔牙方法。保持口腔衛生最常用和必須的清潔牙齒的方法就是刷牙,此外,漱口、使用牙間刷、牙線、剔牙器、牙簽等也是常見潔牙方法。
醫院潔牙主要用于去掉牙結石。不同這類潔牙方式的利弊對比如下:其一,超聲波洗牙法,俗稱洗牙(醫學上成為“齦上潔治術”),指的是用超聲波潔治器械去除齦上牙石,菌斑和色澤并磨光牙面,以延遲菌斑和牙石的再沉積。超聲波洗牙法,其好處是在短期內效果明顯,不過由于沒能解決牙齦萎縮的問題,很快牙漬和牙石就會重新附著在牙齒表面,甚至附著更多更難清洗。超聲波潔牙,在技術上還要求醫師的技術和經驗要好,否則易引起潔牙后的后遺癥,這是由于超聲波洗牙法,是利用超聲波對齦下深層的牙石進行沖擊,很容易造成洗牙創口,洗牙過程的出血是難免的,創口令內牙齦易被病菌感染;同時較頑固的牙石,還要在超聲波沖洗的同時進行刮治,技術上的偏差,往往會由于創口過大而加重牙齦炎癥,導致牙周環境的惡化,因此,洗牙后處理不當,還會發炎腫痛或流血不止。其次,經常進行超聲波潔牙,易導致牙釉質的加快損害,牙本質出現對酸冷過敏的現象。牙本質過敏由于牙釉質受損后牙本質外露導致的。最后,超聲波洗牙對于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采用,頻繁洗牙也加大了因器械消毒上的隱患,導致洗牙過程中血液交叉感染的風險。其二,噴砂潔牙法。是由特制的鹽砂加上高壓是保水為牙齒做進一步的清洗。洗牙的超聲波只能把口腔內大塊牙石震下,而噴砂能把附著在牙齒上的茶垢、煙垢及食物軟垢清理干凈,噴過砂的牙齒非常光潔,且不易再次沉積牙石,所以是洗牙和噴砂應結合進行。噴砂法,要在牙齒表面噴上一層鹽砂,有牙齦萎縮的患者,本身牙齦長期處于敏感的狀況下,一旦受到外來的刺激,容易出現牙齦紅腫的情況,因為加重牙齦萎縮的惡化。其三,生物潔牙法。牙齒黃金咀嚼片主要是通過天然植物萃取合成的精華素,通過自然滲透進入齦下溶解牙石,從而達到潔牙的目的。牙齒黃金生物潔牙法,不僅可以與牙齒表面及牙縫的牙漬和牙石等衍生物進行反應,直接溶解清除,還能通過滲透進入齦下,溶解牙石,同時產品所含養份可令萎縮的牙齦邊緣康復密合,有效防止牙石進入再附著。盡管跟超聲波洗牙相比,見效會慢些,然而不會對牙釉質造成損耗,也不會形成洗牙創口,沒有超聲波洗牙的痛楚和血液傳染風險,對牙周炎、牙齦萎縮的護理效果更佳。還有一種手工潔牙,效率較低。
我們這里僅僅討論生活潔牙。生活潔牙采用的各種方法對于塞入牙縫的肉、菜纖維和其他食物處理的效果不好,對嵌入牙縫的各種污垢也不能完全清理干凈,而且牙線、牙間刷和牙簽等都容易造成牙齒間縫隙越來越大,而且也容易對牙齒有傷害,造成出血等。牙刷對于牙齒與牙齦、牙齒與牙齒之間的清潔效果也不是很好。刷牙還會造成對牙齒的損傷。塞入牙縫的纖維等線狀雜物,很難處理,而且會讓人很難受,影響牙齒的生長。牙齦腫痛的時候,正是發炎癥,也正需要潔牙的時候,但是此時牙齦非常脆弱,采用現有的潔牙方法容易碰到牙齦、牙齒,造成出血疼痛等。夾在牙縫中的纖維(或者線狀)的食物很難處理,很難固定,要清理很困難。本專利正是考慮這些背景而設計的。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4406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