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夜光竹節紗的紡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42905.7 | 申請日: | 2013-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6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夢娟;葛明橋;黃艷紅;劉水平;胡正勇;陳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2G3/04 | 分類號: | D02G3/04;D02G3/34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1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夜光 竹節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夜光滌綸纖維的紡制方法,尤其是一種夜光竹節紗的紡制方法,屬于功能紡織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夜光纖維是以紡絲原料為基體,采用長余輝稀土鋁酸鹽為發光體,經特種紡絲加工制成的新型功能性環保纖維材料。夜光纖維所需吸光時間短,儲能和釋放時間長,因其使用方便,并可循環使用,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海、國防工業、建筑裝潢、交通工具等眾多領域。目前,夜光纖維在家紡及服飾領域被嘗試作為繡花線使用,增加面料風格,在其他家紡服飾方面的應用少有報道。
竹節紗是近年來在適當改造后的環錠紡紗機上生產出的一種新型色紡紗,具有多種顏色組合的新式花式紗線風格。有別與一般的花式紗線,竹節紗呈現獨特的花式紗線效果,在紗線軸向上不僅有粗細變化,富有層次變化與立體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夜光竹節紗的紡制方法,通過調整竹節節距、節長、粗細比、捻度等參數,使竹節紗更好地凸顯夜光纖維在有光照及無光照條件下的風格差異。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一種夜光竹節紗的紡制方法,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選擇夜光滌綸纖維和普通滌綸纖維作為原料,分別經過清花和梳棉;
(2)并條:將清花和梳棉后的原料分別在并條機上進行兩次并條,分別得到夜光滌綸熟條和普通滌綸熟條;出條速度為250~350m/min,頭并前區牽伸為3倍,頭并后區牽伸為1.7~2倍,二并前區牽伸為7~9倍,二并后區牽伸為1.4~1.6倍,頭并定量為17~20g/5m,二并定量為17~20g/5m;
(3)粗紗:將夜光滌綸熟條和普通滌綸熟條分別在粗紗機上進行牽伸、加捻、卷繞成型步驟,分別得到夜光滌綸粗紗和普通滌綸粗紗;粗紗捻系數為60~77,公定回潮率下的定量為4~6g/5m,軸向卷繞密度為3.0~4.0圈/cm;
(4)在細紗機上進行細紗步驟,細紗機具有依次設置的前羅拉、中羅拉和后羅拉;將夜光滌綸粗紗從后羅拉后的喇叭口喂入,依次經中羅拉、前羅拉輸出并進行加捻,捻系數為3.0~5.0,前羅拉轉速為85~110轉/min,中羅拉和后羅拉的轉速比為0.8~1.0,形成夜光竹節紗,夜光竹節紗的竹節節距為60~300mm,竹節節長為30~100mm,竹節倍率為1.5~3;夜光竹節紗通過導紗鋼穿過套在鋼領上的鋼絲圈后,卷繞在緊套在錠子上的筒管上,錠子的轉速為6000~8000轉/min;所述夜光竹節紗的細紗號數為15~30?tex,細紗捻度為800~1200捻/m;
(5)絡筒:將步驟(4)得到的夜光竹節紗進行絡筒,絡紗速度為10~30m/min。
在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步驟(4)中,夜光滌綸粗紗從后羅拉后的喇叭口喂入的同時,還可以將普通滌綸粗紗從前羅拉和中羅拉中間的導紗輥喂入中羅拉,夜光滌綸粗紗和普通滌綸粗紗共同經中羅拉、前羅拉輸出并進行加捻。
所述白色夜光滌綸纖維的纖度為200~600tex。
所述普通滌綸纖維的纖度為300~700tex。
本發明以夜光滌綸纖維為原料通過調整竹節節距、節長、粗細比、捻度等參數,使其更好地凸顯夜光纖維在有光照及無光照條件下的風格差異,外觀別致,色彩絢麗,具有其他紗線所沒有的獨特風格,提升紗線及面料時尚度和附加值,可擴展夜光纖維在裝飾面料、服裝面料等方面的應用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中細紗步驟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三中細紗步驟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一種夜光竹節紗的紡制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選擇白色夜光滌綸纖維和普通滌綸纖維作為原料,分別經過清花和梳棉;所述白色夜光滌綸纖維的纖度為200tex,所述普通滌綸纖維的纖度為300tex,普通滌綸纖維為彩色滌綸纖維,如紫色、卡其色、藍色、橙色、黃色等;
(2)并條:將清花和梳棉后的原料分別在并條機上進行兩次并條,分別得到夜光滌綸熟條和普通滌綸熟條;出條速度為250m/min,頭并前區牽伸為3倍,頭并后區牽伸為1.7倍,二并前區牽伸為7倍,二并后區牽伸為1.4倍,頭并定量為20g/5m,二并定量為17g/5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4290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方位用途叉車工作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鎖舌的安全鉤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