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教學用投影機電源簡易控制電路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539706.0 | 申請日: | 2013-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190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唐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爪媒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2 | 分類號: | H05B37/02;G03B21/14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教學 投影機 電源 簡易 控制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電源控制電路,尤其涉及一種教學用投影機電源簡易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教學用投影機由于成本考慮,常采用的是24V低壓鹵素燈作為光源。由于鹵素燈在通電極短時間內溫度就會達到額定值以上,而此時冷卻系統(tǒng)還未穩(wěn)定運行,因此需對燈絲供電采取延時措施;現有的投影機電路結構復雜,元件過多,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元件容易受熱老化,從而影響投影機使用壽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教學用投影機電源簡易控制電路。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發(fā)明一種教學用投影機電源簡易控制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九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一三極管~第七三極管、繼電器、電位器、按鈕開關和直流電源,所述直流電源分別與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繼電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極、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極、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所述電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繼電器的第三觸點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繼電器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七三極管的集電極、所述第六三極管的集電極和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連接,所述第六三極管的發(fā)射極與所述第七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分別與所述第五三極管的集電極和所述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四三極管的發(fā)射極和所述第五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四三極管的基極分別與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和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分別與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繼電器的第二觸點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電阻分別與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第二三極管的基極分別與所述電位器的滑動端、所述電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按鈕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按鈕開關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繼電器的第一觸點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繼電器的第一觸點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三極管的發(fā)射極、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五三極管的發(fā)射極、所述繼電器的第二觸點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三極管的發(fā)射極和所述繼電器的第三觸點的的第二端連接后并接地。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fā)明所用電子元件較少,產品結構簡單,整個電路產生的熱量較低,元件不易過熱老化,產品壽命得到提升,又由于產品結構簡單,制作成本較為低廉,在市場中具備競爭優(yōu)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教學用投影機電源簡易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教學用投影機電源簡易控制電路,包括第一電阻R1~第九電阻R9、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一二極管VD1、第二二極管VD2、第一三極管VT1~第七三極管VT7、繼電器K、電位器RP、按鈕開關SB和直流電源Vcc,直流電源Vcc分別與第九電阻R9的第一端、繼電器K的第一端、第二二極管VD2的負極、第一二極管VD1的負極、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第二三極管VT2的發(fā)射極、電位器RP的第一端和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與繼電器第三觸點K3的第一端連接,繼電器K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七三極管VT7的集電極、第六三極管VT6的集電極和第二二極管VD2的正極連接,第六三極管VT6的發(fā)射極與第七三極管VT7的基極連接,第一二極管VD1的正極分別與第五三極管VT5的集電極和第四三極管VT4的集電極連接,第四三極管VT4的發(fā)射極和第五三極管VT5的基極連接,第四三極管VT4的基極分別與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第三三極管VT3的集電極和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三極管VT2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和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和第六三極管VT6的基極連接,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與繼電器第二觸點K2的第一端連接,第四電阻R4分別與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和第三三極管VT3的基極連接,第二三極管VT2的基極分別與電位器RP的滑動端、電位器RP的第二端和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與第一三極管VT1的集電極連接,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與按鈕開關SB的第一端連接,按鈕開關SB的第二端分別與繼電器第一觸點K1的第一端、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與第一三極管VT1的基極連接,繼電器第一觸點K1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第一三極管VT1的發(fā)射極、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第三三極管VT3的發(fā)射極、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第五三極管VT5的發(fā)射極、繼電器第二觸點K2的第二端、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第七三極管VT7的發(fā)射極和繼電器第三觸點K3的的第二端連接后并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爪媒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爪媒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397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