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的新型綜合能源電動二、三輪車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36304.5 | 申請日: | 2013-1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231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沈啟堯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啟堯 |
| 主分類號: | B62M6/80 | 分類號: | B62M6/80;B62M6/85;B62M6/45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專利事務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太陽能 風能 新型 綜合 能源 電動 三輪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二、三輪車。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動二輪車、電動三輪車(即電動二、三輪車)的狀況僅停留在使用電池作為動力,一次性充電僅能行駛幾十公里,有的廠家頂多在車頂架個太陽能板,但由于太陽能板效率低及受天氣影響,發電量很小僅能作少量增程,反而造成了成本高效果差的情況因而得不到廣泛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實現邊行駛邊充電的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的新型綜合能源電動二、三輪車。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的新型綜合能源電動二、三輪車,包括車體,在車體頂部設置太陽能電板,其特征是:在車體的座位下方和/或車體尾部外側設置風力發電裝置。
所述風力發電裝置包括風輪,風輪的中心軸上裝發電機,風輪迎風臥式放置。
風力發電裝置位于車體的座位下方,風力發電裝置近側設有風口。
風力發電裝置位于車體尾部外側,風輪下部為迎風部分。
在車體后部設置可折疊式太陽能電板。
所述風輪,其葉片為條形曲面旋轉葉片。
本發明結構合理,解決了現有電動車需經常充電且行駛路程短的問題,由于在太陽能充電的基礎上另加裝了大功率的設計巧妙的風力發電系統,實現了邊行駛邊充電,甚至于實現全功率驅動及充電。本發明使得這種綜合能源車能實現無需市電充電可長途行駛的功能,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無能耗、零排放,是一種完全創新的節能環保車輛。
本發明除了在車頂裝配美觀的曲面太陽能板外,在車輛后部另加裝了可折疊的太陽能板以增加功率,在車輛后部(或車輛座位下部)設置了臥式風力發電系統,利用行駛中產生的相對氣流對風力發電機驅動發電。該風力發電裝置體積小、重量輕,葉片圍繞臥式中心軸旋轉,中心軸上裝有發電機,葉片迎風面大、效率高。綜合能源的利用使得總功率達到或超過電動車的驅動功率,最終實現不需市電充電僅靠自然能源行駛的目的,不受天氣影響,車輛行駛越快充電功率越大,在停車狀態可放下后面的折疊太陽能板加大對電瓶的浮動充電,延長電瓶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的新型綜合能源電動三輪車,包括車體6,在車體頂部設置太陽能電板1,在車體的座位下方空間4中和車體尾部外側均設置風力發電裝置3。
所述風力發電裝置包括風輪,風輪的中心軸上裝發電機5,風輪迎風臥式放置。
一個風力發電裝置4位于車體的座位下方,風力發電裝置近側設有風口。另一個風力發電裝置3位于車體尾部外側,風輪下部為迎風部分。
在車體后部設置可折疊式太陽能電板2,可收起或放下。
所述風輪,其葉片可以采用條形曲面旋轉葉片(S形或螺旋形),工作效率更高;當然也可采用普通形式。
工作時由車輛行駛中的相對氣流通過車輛底部進風口及車輛的尾流對臥式風力發電系統3進行驅動發電。
實施例2:
一種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的新型綜合能源電動二輪車,包括車體16,在車體頂部設置太陽能電板11,在車體的座位下方空間14中設置風力發電裝置13。
所述風力發電裝置包括風輪,風輪的中心軸上裝發電機15,風力發電裝置近側設有風口,風輪迎風臥式放置。
在車體后備箱后部設置可折疊式太陽能電板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啟堯,未經沈啟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3630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甘蔗組培苗鉀營養研究方法
- 下一篇:一種芍藥的無土栽培基質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