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芯片轉發表項生成方法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35972.6 | 申請日: | 2013-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073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2 |
| 發明(設計)人: | 梁學偉;劉克彬;張孝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751 | 分類號: | H04L12/751;H04L12/741;H04L12/7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97 | 代理人: | 龔家驊 |
| 地址: | 3100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芯片 轉發 生成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芯片轉發表項生成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以太網交換機堆疊技術,可以將多臺交換機互聯在一起,形成分布式交換架構,并作為一個邏輯交換實體運行。
從管理和配置的角度看,一個分布式交換架構可以看作一臺交換設備;從性能的角度看,分布式交換架構中的每臺交換機都能針對其端口上的第二層、第三層流量通信業務制定本地轉發決策。
支持堆疊的多臺交換設備可以互相連接起來形成一個“聯合設備”,我們將這臺“聯合設備”稱為一個Stacking(堆疊),而將組成Stacking的每個設備稱為一個Slot。多個Slot組成Stacking后,無論在管理還是在使用上,就成為一個整體。也就是說,用戶可以將這多臺設備看成單一設備進行管理和使用。這樣既可以通過增加設備來擴展端口數量和交換能力,同時也通過多個Slot之間相互備份增加了整個Stacking的可靠性。
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的一種環形堆疊系統的架構示意圖,其中,該環形堆疊系統共包括9臺設備,分別為Slot01、Slot02、…、Slot09。堆疊系統中每臺設備均設置有兩組外部堆疊口,分別為P1和P2。相鄰兩臺設備P1和P2相連,組成環形堆疊。例如,Slot01的P1和Slot02的P2相連,Slot的P2和Slot09的P1相連。
堆疊系統內部報文根據芯片轉發表進行轉發。當一個單播報文進入堆疊系統后(例如從Slot03進入),Slot03可以根據該目的MAC地址查詢MAC轉發表項以確定目的端口(包括目的端口所在芯片及位于對應芯片上的端口索引)。當目的端口所在芯片為本芯片時,直接從對應的端口發送報文,當目的端口所在芯片不是本芯片時,則查找芯片轉發表,根據芯片轉發表,選擇對應的堆疊口發送單播報文。到達其他堆疊成員時,同樣處理,直到找到目的芯片,從目的端口發送報文。
以圖1所示場景為例,假設Slot01的芯片ID為0,Slot2的芯片ID為1,…,Slot09的芯片ID為8,Slot01通過堆疊口1與Slot02連接,并通過堆疊口2與Slot09連接,則Slot01中的芯片轉發表可以如表1所示:
根據該芯片轉發表,當確定報文的目的端口所在芯片的ID(即目的芯片ID)為8時,則將該報文通過堆疊口2轉發。
現有技術中,芯片轉發表的生成,需要堆疊管理系統通過報文完成拓撲發現,進而根據拓撲發現數據,按照最短路徑方法,計算到達各成員的轉發堆疊口,然后,將目的芯片ID與轉發堆疊口的對應關系記錄到芯片轉發表中,并下發到轉發芯片,即硬件的芯片轉發表的生成依賴于軟件的拓撲發現,復雜度高,實時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芯片轉發表項生成方法及設備,以提高芯片轉發表項的生成效率。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芯片轉發表項生成方法,應用于包括多個成員設備的堆疊系統,該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359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細沙防撞保護兒童游樂模擬車
- 下一篇:一種防水型雙充移動電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