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固定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34830.8 | 申請日: | 2013-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899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慶瑋;徐軍偉;王偉;袁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博耐爾汽車電氣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張巧嬋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空調 控制 面板 拉絲 固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空調領域,具體涉及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在空調殼體上的安裝,一般采用金屬固定卡子。這主要是因為空調器殼體有密封型要求,由于卡扣通常為沿多孔模具抽芯形成,會在殼體上形成空洞,因而不便在殼體上做卡扣;只能將彈性伸縮結構做在金屬卡子上,這導致安裝操作時需借用專用工具。
使用金屬固定卡子固定拉絲需經過取件,定位,取工具,安裝等步驟,雖然拉絲固定強度可靠,但是操作工序繁多,定位效果受人為因素影響,零件數量較多,拆裝拉絲都需專用工具配合。造成此工段所需時間較長,不適宜在流水線上操作,也為日后拆卸維修制造了麻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安裝拆卸簡單方便,可靠性較好的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固定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該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固定結構,控制面板通過所述拉絲固定在汽車空調的殼體上,所述固定結構包括設在所述拉絲上的卡扣及和所述卡扣卡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結構還包括設在所述汽車空調的殼體上和所述固定座連接的定位座。
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定位座通過自攻螺絲相連接。
所述定位座底端焊接在所述汽車空調的殼體上或所述定位座和所述汽車空調的殼體為一體成型結構。
在所述定位座上設有和所述固定座連接的自攻螺絲孔。
所述卡扣和所述拉絲焊接或所述卡扣和所述拉絲為一體成型結構,在所述固定座上設有和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該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固定結構,空調控制面板拉絲通過自身卡扣卡接在和空調殼體上的定位座連接的固定座上;該種連接方式安裝和拆卸操作簡便,且卡扣的連接方式連接穩定性也較好。同時,定位座焊接或和空調器殼體一體成型,不會影響空調器殼體密封性能。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發明說明書各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本發明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固定結構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固定結構的剖視圖。
圖3為圖1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固定結構的爆炸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
1、拉絲,2、卡扣,3、固定座,4、定位座,5、汽車空調的殼體,6、自攻螺絲,7、彈性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最優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該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固定結構,控制面板通過控制面板拉絲固定在汽車空調的殼體5上,固定結構包括設在拉絲1上的卡扣2及和卡扣2卡接的固定座3,固定結構還包括設在汽車空調的殼體5上和固定座3連接的定位座4。拉絲1通過自身卡扣2卡接在和空調殼體上的定位座4連接的固定座3上;該種連接方式安裝和拆卸操作簡便,且卡扣2的連接方式連接穩定性也較好。
作為優選方案,固定座3和定位座4通過自攻螺絲6相連接。自攻螺絲6連接方式不僅連接穩定性好,且拆裝方便。
作為優選方案,定位座4底端焊接在汽車空調的殼體5上或定位座4和汽車空調的殼體5為一體成型結構。定位座4焊接或和汽車空調的殼體5一體成型,不會影響空調器殼體密封性能。
作為優選方案,在定位座4上設有和固定座3連接的自攻螺絲孔。自攻螺絲孔設在固定座3上,而不是直接設在汽車空調的殼體5上,能夠進一步保證空調器殼體密封性能。
作為優選方案,卡扣2和拉絲1焊接或卡扣2和拉絲1為一體成型結構,在固定座3上設有和卡扣2配合的卡槽。卡扣2和拉絲1焊接或卡扣2和拉絲1為一體成型結構,拉絲1的連接穩定性較好。卡扣2卡入卡槽內,在卡扣2頂端另設有彈性卡塊7,卡扣2卡入固定座3上的卡槽后,彈性卡塊7收縮后壓緊在固定座3內壁上;卡扣2和固定座3連接穩定性好。
該汽車空調控制面板拉絲固定結構,將拉絲1固定方式平臺化,汽車空調的殼體5上只需留有配合的定位座4和自攻螺釘孔,即可將拉絲1通過固定座3固定組合在該殼體上,使該組合零件批量化,標準化,降低了倉儲,成本和生產出錯的可能性。
本發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博耐爾汽車電氣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博耐爾汽車電氣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348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