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氣輸送管道帶壓堵漏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534034.4 | 申請日: | 2013-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7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春花;劉新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F16L55/17 | 分類號: | F16L55/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氣 輸送 管道 堵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堵住油氣田輸送油氣管道泄露的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能在帶壓帶溫或不停輸情況下實現快速堵漏的裝置。
背景技術
油氣田開發中,管道運輸被廣泛運用于油氣等流體的輸送,由于制造工藝缺陷,管道腐蝕,人為破壞等原因會導致管道發生各種泄漏,不僅造成能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還有可能釀成火災,引起爆炸和停產,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帶壓堵漏是油氣管輸作業安全運行的保障,堵漏成本不僅包含堵漏工具和工人勞動的成本,還包括施工過程中泄露原油的成本,為此有必要對快速堵漏技術進行研究。
堵漏是一門綜合性高,技術性強,責任性大的特殊密封技術,堵漏的途徑有多種,目前國內外的堵漏技術概括起來有:鋼帶拉緊技術,其產品定型無需預制,對泄漏現場應變能力強,但緊靠鋼帶拉緊作用難以滿足油氣田輸液管道的中高壓輸送要求,因此難以大范圍推廣;低壓粘補技術即化學粘合技術,只適用于較低壓力下的堵漏,且現有的各種膠粘劑均不易直接帶壓粘補,需要一種導流裝置來實現帶壓粘補;注劑式密封技術,可以治理壓力在二三兆帕以上的石油天然氣泄漏,但容易對泄漏本體形成沖擊破壞,同時注劑設備復雜龐大,現場材料制作和操作工藝復雜,不利于管道的快速堵漏;堵焊技術,在輸液管道的泄漏點處采用打木塞的方式完成先期的堵漏,然后使用電焊進行修補,雖然可以實現堵漏,但是施工不方便,堵漏時間較長,且存在的安全隱患較大。
綜上所述,現有的堵漏技術在現場應用中暴露出諸多的問題,一部分堵漏技術是由于技術本身使用范圍的限制,制約了它在管道堵漏中的推廣應用,另一部分堵漏技術是由于堵漏速度慢,達不到快速堵漏的使用要求,使得其經濟性較差。這就需要在現有可行性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從作業時間,堵漏成功率,工人作業環境與強度以及堵漏成本等多方面加以考慮,設計出適用油氣輸送管道泄露的快速堵漏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油氣輸送管道堵漏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氣田油氣輸送管道的快速堵漏裝置。該堵漏裝置設計為頂壓式快速夾緊然后實施焊補的方式,具有作業時間短,施工強度小和堵漏效率高的特點,可有效解決油氣輸送管道出現的泄露問題,尤其能實現不同直徑管道在帶壓帶溫或不停輸情況下的快速堵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開發一種油氣輸送管道帶壓堵漏裝置,主要由旋轉手輪、傳動軸、上卡瓦、下卡瓦、鎖緊塊、解鎖塊、施壓本體和堵漏貼片幾部分組成。作業中,打開上卡瓦,下卡瓦的鏈條繞過管道后,上卡瓦和下卡瓦通過鎖緊塊快速鎖緊,堵漏貼片定位于管道泄漏點的正上方后,快速旋轉手柄旋緊傳動軸,依靠施壓本體所傳遞的壓力,堵漏貼片逐步壓緊管道泄漏處,○形密封圈產生變形并與管道表面形成初始密封比壓,達到止住管道流體繼續泄露的目的,最后采用圓周焊接的方式將堵漏貼片焊補到管道上。
旋轉手輪是用于快速旋進傳動軸的部件,包括手柄和手輪兩部分,表面鍍鉻處理,鍍層與基體金屬牢固結合。手柄端部加工有外螺紋,實現與手輪的聯接;手輪采用輪輻式結構,外輪為圓形截面的環體,三條輪輻實現外輪與內轂間的連接,輪輻均勻排列,內轂采用柱形結構,中間加工有方形孔道,與貫穿其中的傳動軸方徑接頭過盈配合進行聯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340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LED顯示屏的曲面調整結構及LED顯示屏
- 下一篇:一種新型高頻淬火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