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先灌后施冬小麥追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33982.6 | 申請日: | 2013-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979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孫澤強;董亮;王學君;鄭東峰;董曉霞;馬征;劉兆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緒銀 |
| 地址: | 250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先灌后施 冬小麥 追肥 方法 | ||
1.一種先灌后施的冬小麥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冬小麥播種前,施加基肥后進行旋耕或翻耕整理土地,修建畦埂,將畦埂踏實,筑成永久性畦埂,以便灌溉、撒肥使用,所述永久性畦埂的高度為15-20cm,相鄰畦埂之間的畦寬為2~5米;
(2)冬小麥處于返青-拔節期進行一次灌溉,所述的灌溉采用采用管道輸水小畦畦灌,灌水量為40-60m3;
(3)停止灌水,待地表灌溉水水深降至40-60mm,向地表灌溉水中均勻撒施氮肥,進行追肥,追施氮肥量按冬小麥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30~40%;
冬小麥播種前的施用基肥、播種、播種后的灌水、除草、防治病蟲和收獲等田間管理工作,按本領域常規技術操進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灌后施的冬小麥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冬小麥處于返青-拔節期進行一次灌溉,所述的灌水量為45-50m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灌后施的冬小麥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待地表灌溉水水深降至45-50mm時,再向地表灌溉水中均勻撒施氮肥。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先灌后施的冬小麥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氮肥為尿素、硫酸銨、氯化銨或硝酸銨,優選尿素。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先灌后施的冬小麥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包括以下:
(1)冬小麥播種前,施加基肥后進行旋耕或翻耕整理土地,修建畦埂,將畦埂踏實,筑成永久性畦埂,以便灌溉、撒肥使用,所述永久性畦埂的高度為15-20cm,相鄰畦埂之間的畦寬為2~5米;
(2)冬小麥處于返青-拔節期進行一次灌溉,所述的灌溉采用采用管道輸水小畦畦灌,灌水量為40-60m3;
(3)停止灌水,待地表灌溉水水深降至40-60mm,向地表灌溉水中均勻撒施氮肥,進行追肥,追施氮肥量按冬小麥全生育期氮肥用量的30~40%;
(4)冬小麥處于孕穗-灌漿期進行一次灌溉,所述的灌水量為40-60m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先灌后施的冬小麥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冬小麥播種前,施加基肥后進行旋耕或翻耕整理土地,修建畦埂,將畦埂踏實,筑成永久性畦埂,以便灌溉、撒肥使用,所述永久性畦埂的高度為18cm,相鄰畦埂之間的畦寬為3~3.5米;
(2)冬小麥處于返青-拔節期進行一次灌溉,所述的灌溉采用采用管道輸水小畦畦灌,灌水量為60m3;
(3)停止灌水,待地表灌溉水水深降至60mm,向地表灌溉水中均勻撒施氮肥,進行追肥,追施氮肥量為10-20kg/畝;
(4)冬小麥處于孕穗-灌漿期進行一次灌溉,所述的灌水量為40m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未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3398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