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深海魚延繩釣的干線放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33533.1 | 申請日: | 2013-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487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勇;徐志強;王濤;江濤;諶志新;賀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寧波捷勝海洋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89/015 | 分類號: | A01K89/0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 地址: | 20009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深海魚 延繩釣 干線 放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深海魚延繩釣的干線放線裝置,屬于漁業裝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參見圖1,延繩釣的捕魚方法,是從船上放出一根長達數十公里的干線于海中,上面隔一定間距系有支線和浮子,借助浮子的浮力使支線上的魚餌懸浮在一定深度的水中,誘引魚上鉤,從而達到捕撈的目的。
延繩釣捕魚船上一般均會設有干線放線裝置,用于向將海面上放出干線。
放線裝置一般采用馬達,帶動牽引滾輪,牽引滾輪帶動導向輪及壓輪轉動,將干線放出。壓輪的作用是防止線繩與牽引滾輪之間發生打滑。
現有的深海魚延繩釣的干線放線裝置,線繩在放出的過程中從輪體上跳出的現象時有發生,給深海魚延繩釣的作業帶來了困擾,由于牽引輪是動力輪,而且其上具有壓輪,發生跳線的現象比較少,但對于其他輪體,跳線的問題是一個技術難題;此外,現有的干線放線裝置,馬達與牽引輪之間的傳動采用鏈輪傳動或皮帶輪傳動,穩定性都較低,可靠性也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深海魚延繩釣干線放線裝置,線繩發生跳線的現象比較多,嚴重影響了正常的放線作業工作效率;現有的干線放線裝置,馬達與牽引輪之間的傳動采用鏈輪傳動或皮帶輪傳動,穩定性都較低,可靠性也較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深海魚延繩釣干線放線裝置,包括馬達3,牽引滾輪10,壓輪8,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對導向輪13,所述一對導向輪13并列設置于牽引滾輪13的下方,并通過加強支柱13剛性連接,所述加強支柱13水平;沿牽引滾輪10的出繩端設有放線滑槽14,所述放線滑槽14的橫截面U形,其側壁與活動檔桿14a鉸接,活動檔桿14a與放線滑槽14下壁之間形成導線通道;所述導向輪12具有V形輪槽。
本技術方案的特點是:設置一對并列的導向輪,而且通過水平的加強支柱剛性連接,因此兩個導向輪位于同一高度,線繩運動更平穩;導向輪具有V形輪槽,線繩穿過V形輪槽比普通的U形凹槽更穩定,不易跳線;設置橫截面呈U形的放線滑槽,同時在放線滑槽上設置活動檔桿,活動檔桿與放線滑槽的側壁鉸接,能夠滾動,線繩與活動檔桿之間的摩擦為滾動摩擦,阻力較小,而且活動檔桿進一步限定了線繩的走向,能夠防止跳線。
進一步的,所述馬達3與牽引滾輪10之間采用齒輪傳動。
進一步的,所述放線滑槽14為直槽,前端向下具有傾角。
進一步的,所述馬達3是液壓馬達,并通過控制閥2控制馬達轉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結構配置合理,放線操作效率高。
2)基本杜絕了跳線的現象,去除了放線操作的一大困擾。
3)馬達與牽引輪之間的傳動采用齒輪傳動,穩定性高,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深海魚延繩釣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深海魚延繩釣干線放線裝置的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深海魚延繩釣干線放線裝置的右視圖。
圖4是圖3的剖視圖。
圖中,1.底座,2.控制閥,3.馬達,4.轉速傳感器,5.主軸,6.齒輪,7.罩殼,8.壓繩滾輪,9.壓繩橡膠環,10.牽引滾輪,11.卷繩橡膠環,12.導向輪,13.加強支柱,14.放線滑槽,14a.活動檔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深海魚延繩釣的捕魚方法,是從船上放出一根長達數十公里的干線于海中,上面隔一定間距系有支線和浮子,借助浮子的浮力使支線上的魚餌懸浮在一定深度的水中,誘引魚上鉤,然后再將干線收起,從而達到捕撈的目的。
參見圖2,由于干線在海面上綿延數十公里,而且其上還附著支線和浮子,因此其與海水之間具有較大的摩擦力,線繩收到拉力F,呈張緊狀態。馬達帶動牽引滾輪10轉動,在導向輪13和壓輪8的配合下,干線被源源不斷的向海面上放出。其中,一對導向輪13并列設置于牽引滾輪13的下方,并通過加強支柱13剛性連接,加強支柱13水平,一對牽引滾輪位于同一高度,其下方的線繩呈水平狀態。
參見圖2-3,沿牽引滾輪10的出繩端設有放線滑槽14,所述放線滑槽14的橫截面U形,其側壁與活動檔桿14a鉸接,活動檔桿14a與放線滑槽14下壁之間形成導線通道,由于活動檔桿14a與放線滑槽14的側壁鉸接,能夠滾動,線繩與活動檔桿之間的摩擦為滾動摩擦,阻力較小,而且活動檔桿14a進一步限定了線繩的走向,能夠防止跳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寧波捷勝海洋開發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寧波捷勝海洋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335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球狀晶體剛玉相氧化鋁粉體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地名識別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