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緩凝保塑型聚羧酸減水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33479.0 | 申請日: | 2013-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44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偉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臺界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73/10 | 分類號: | C08G73/10;C08F290/06;C04B24/28;C04B10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 地址: | 201507***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凝 保塑型聚 羧酸 水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性能混凝土減水劑,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緩凝保塑型聚羧酸減水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減水劑(又稱超塑化劑,Superplasticizer)是指在混凝土和易性、水泥用量不變的條件下,能減少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強度的外加劑;減水劑通過表面活性作用、絡合作用、靜電排斥力或立體排斥力等來阻礙或破壞水泥顆粒的絮凝結構,從而在能夠在節約水泥用量的同時,保證混凝土和易性及強度。
傳統的減水劑,按照組成材料可分為木質素磺酸類、多環芳香族鹽類和水溶性樹脂磺酸類,如專利CN101665337A公開了一種利用木質素磺酸鹽改性脂肪族高效減水劑;專利CN101007719A公開了一種多環芳烴磺酸鹽聚合物混凝土減水劑;專利CN101575186A公開了一種脂肪族混凝土減水劑和專利CN101723615A公開的氨基磺酸混凝土減水劑等等。其中,傳統的高效減水劑主要產品有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NSF)和三聚氰銨磺酸鹽甲醛縮合物(MSF),雖然該類產品減水率較高,但混凝土塌落度損失快,耐久性較差而不能達到制備高性能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目的。
聚羧酸減水劑(Polycarboxylate?Superplasticizer)是繼木質磺酸鹽系減水劑、萘系減水劑后的第三代減水劑,最早由日本花王公司申請專利。1985年日本學者發表了第一篇有關聚羧酸減水劑性能的文章,研究了羧酸系反應性高分子用于控制混凝土塌落度損失,隨后日本在20試劑90年代逐漸推廣聚羧酸減水劑。初期聚羧酸減水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反應原料方面的研究,最初的聚羧酸減水劑合成多為兩步法,即先通過酯化反應合成含雙鍵的乙二醇單體,再與聚羧酸等原料進行自由基聚合反應,聚羧酸減水劑的種類較少,其作用機理亦不明晰。1995年后,在日本聚羧酸減水劑的用量已經超過萘系減水劑。隨著聚羧酸減水劑使用范圍不斷拓展,用量不斷增大,其相關研究逐漸成為熱點。
國內多所院校以及科研院所都對聚羧酸減水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清華大學的李崇智等首先以聚乙二醇、馬來酸酐為原料,通過酯化反應合成聚乙二醇馬來酸酯活性大單體,并測試了所和城建稅基的各方面性能。江蘇建筑研究院的冉千平等根據減水劑的吸附分散性能和兩性聚電解質性能,合成了在主鏈帶有陰離子和陽離子的PACP減水劑。華南理工大學的邱學青等認為聚氧乙烯側鏈較短的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分散性能較差是因為空間位阻作用較小,聚氧乙烯側鏈較長可能會使得側鏈相互纏繞,阻礙減水劑在溶液中的舒展;長短聚氧乙烯側鏈相互交織的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具有更低的分子量和更高的電荷密度,使得減水劑在水泥顆粒表面的吸附變得更容易。
國內聚羧酸減水劑的研究起步較晚,產品性能與國外先進水平上有明顯差距,國內建筑工程仍大量使用萘系減水劑和木質磺酸鹽系減水劑,雖然在一般工程中通過復配方式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提升性能,但已無法滿足高性能、乃至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需要。近年來,隨著國內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如2005年鐵道部《客運專線混凝土外加劑暫行條例》的出臺,明確高速鐵路建設必須使用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此外,近年來國內民用、商業建筑普遍使用框架結構,建筑物高度不斷提高,中國已經成為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發展最迅速的國家,大量應用泵送混凝土施工作業,對高強度混凝土(C50-C100)和超高強混凝土(C100-C150)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傳統萘系減水劑以及簡單的復配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國標要求和泵送整體澆筑施工需要,聚羧酸類減水劑的用量增長迅速,在外加劑總量的份額不斷增大。
水泥是一種膠結劑,水化過程中發生化學反應,從而硬化,該過程是不可逆過程,因此,在運輸過程中保持拌合混凝土的流動性非常重要。但是高效的緩凝型聚羧酸減水劑在工程應用中需求量很大,并且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和環保要求,大型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大多設置在郊區,將混凝土拌合后運輸至施工地點,運輸時間往往較長,并要通過泵送運輸,因此對混凝土外加劑的緩凝和保塑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內專利也較多關注緩凝型減水劑的研究。專利CN102241489A報道了一種以烯丙基聚乙二醇(相對分子質量為600-2400)、丙烯酸甲酯、馬來酸酐、木質素磺酸鈉、蔗糖脂肪酸酯為原料合成的超緩凝聚羧酸減水劑。同濟大學的專利CN102050593A報道了以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鈉和丙烯酰胺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共聚法合成了一種高效聚羧酸鹽減水劑,介紹了其優良的緩凝性能。陜西科技大學的專利CN102153711A將烯丙基磺酸鹽類單體、丙烯酸類單體、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單甲醚酯大單體和馬來酸酐接枝β-環糊精大單體通過自由基共聚反應得到一種緩凝型聚羧酸減水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臺界化工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臺界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334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