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后側圍外板焊合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32765.5 | 申請日: | 2013-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386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朱燈宏;韋智敏;韋寧;韋超忠;梁小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7/00 | 分類號: | B62D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燁鋆 |
| 地址: | 545007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后側圍外板焊合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焊合組件,特別是涉及一種車身的后側圍外板焊合組件。
背景技術
后側圍內板焊合件是車身結構中覆蓋面比較大的零件,其結構主要零件有后側圍內板、C柱加強板以及D柱加強板,覆蓋了C柱上端/下端接頭、D柱上端接頭,對整個白車身性能有重大的貢獻,其結構決定了車身總拼工藝的難易程度。傳統的后側圍內板焊合件僅僅包含后側圍內板以及局部加強板,與后輪罩外板焊合件在廠內側圍平臺焊接,然后隨著側圍總成在總拼和后輪罩內板焊接,如圖1所示,其主要特點是C柱上端結構過于簡單,應力值大;C柱下端結構焊接工藝不良,連接強度不夠,應力值大;D柱上端工藝孔大,加強板和后側圍內板切邊對齊,焊接工藝性差,工藝孔比較大,應力集中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各部件分別焊接或連接后再拼裝、拼裝方便、使得焊接工藝更加良好、可以有效增加中門框的剛度的后側圍外板焊合組件。
本發明的一種后側圍外板焊合組件,包括后側圍內板組件以及分別焊合在所述后側圍內板組件上的后輪罩內板焊合件、后輪罩外板焊合件和后輪罩外板支撐板,所述后輪罩內板焊合件包括后輪罩內板和前護板,所述后輪罩外板焊合件包括后輪罩外板,所述側圍內板組件包括后側圍外板、上邊梁內板、后側圍內板、C柱上加強板和D柱上端接頭,所述上邊梁內板與所述后側圍外板焊接,所述上邊梁內板、C柱上加強板和所述后側圍外板焊接,所述后側圍內板、C柱加強板和后側圍外板焊接,所述上邊梁內板、后側圍內板、C柱上加強板和后側圍外板焊接,所述上邊梁內板、后側圍內板和C柱上加強板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后輪罩外板焊合件通過后輪罩外板支撐板連接到所述后側圍內板組件上。
本發明的一種后側圍外板焊合組件還可以是:
所述后輪罩內板與所述前護板焊接,所述前護板與所述后側圍內板焊接,所述后輪罩內板、前護板和所述后輪罩外板焊接,所述后輪罩內板、前護板和所述后側圍內板焊接。
所述前護板與所述后側圍內板焊接處設置有兩排焊接點。
所述前護板與所述后側圍內板焊接處的兩排焊接點交錯設置。
所述C柱加強板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尺寸小于上部尺寸,所述C柱上加強板與所述上邊梁內板焊接一側的切邊位于所述后側圍外板和所述上邊梁內板焊接處遠離所述后側圍外板與所述上邊梁內板焊接處的位置處。
所述上邊梁內板、所述后側圍內板和所述C柱上加強板通過螺栓可拆卸固定連接。
所述后側圍內板上設置有至少兩個支撐腳,所述支撐腳的另一端與所述后側圍外板接觸。
所述D柱上端接頭包括頂蓋、頂蓋后橫梁外板、頂蓋后橫梁內板、D柱上加強板和D柱上外板,所述后側圍外板與所述D柱上外板焊接固定,所述D柱上加強板切邊與所述后側圍內板切邊錯位設置,所述D柱上加強板為L形,D柱上加強板中部設置有圓弧形過渡段,所述D柱上加強板上部向一側延伸出延長部,所述后側圍內板頂部設置有內凹的弧形彎,所述D柱上加強板延長部的根部與所述后側圍內板弧形彎焊接,所述D柱上加強板與所述頂蓋后橫梁外板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D柱上外板與所述頂蓋后橫梁外板焊接固定,所述D柱上外板、所述頂蓋后橫梁外板以及所述頂蓋焊接固定。
所述D柱上加強板的延長部切邊與所述后側圍內板的弧形彎距離至少為60mm,所述D柱上外板與所述頂蓋后橫梁外板焊接處設置有兩排焊接點。
所述D柱上加強板的延長部與所述頂蓋后橫梁內板之間通過尾門鉸鏈加強板可拆卸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3276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門窗碼放托盤工裝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垃圾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