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改善熱軋帶鋼頭部溫度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526233.0 | 申請日: | 2013-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383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龔少騰;吳毅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7/74 | 分類號: | B21B37/7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善 熱軋 帶鋼 頭部 溫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軋帶鋼,具體地,涉及一種改善熱軋帶鋼頭部溫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薄規格熱軋板可替代同等厚度的冷軋鋼板,實現“以熱代冷”,減少相應的冷軋生產線投資、資源消耗及各種廢氣排放;薄的高強度熱軋板還可替代一般強度的厚的熱軋板,實現“以薄代厚”,提高鋼材利用率。這種技術發展趨勢符合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和諧發展主題,被越來越多的熱軋帶鋼生產企業追尋。由此,薄規格特別是2.0mm以下的熱軋帶鋼,以及熱軋酸洗板在很多廠家的產品大綱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在薄規格熱軋帶鋼生產中,一個普遍的生產質量問題是終軋溫度的控制難度大。因為薄規格帶鋼溫降快,頭頸部終軋溫度通常比目標值低很多,嚴重影響了產品的質量,也降低了產品的性能。進一步將那些終軋溫度精度低的薄帶鋼進行逐塊分析發現,這些帶鋼的頭頸部溫度偏低是共同存在的現象,更甚者低30~50度,其中典型的帶鋼溫度曲線如圖1所示。如何提升薄帶鋼的頭部終軋溫度成為熱軋產線需要重點攻關的技術難題。
為了提升帶鋼頭部終軋溫度控制精度,針對帶鋼頭部溫度偏低的問題,常規的方法有提升來料入口溫度、采用更少的除鱗水或機架間冷卻水、采用更高的穿帶速度,但這些方法的有如下缺陷:
1.提升精軋入口溫度需要加熱爐工序采取更高的出爐溫度,但這樣一來,一方面可能鋼種規格在加熱工藝制度上不允許,其次采用更高的出爐溫度無疑會增加能耗;
2.采用更少的除鱗水或機架間冷卻水,這樣一來對于表面質量要求高的產品是不合適的,比如熱軋酸洗板,減少除鱗水可能會導致表面質量不達標;
3.提升帶鋼的穿帶速度(這里指的是傳統的速度制度)對于薄規格帶鋼而言會增加穿帶過程的不穩定性,嚴重情況會導致廢鋼。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熱軋帶鋼頭部溫度的方法及系統。
如圖2所示,本發明所采用的兩級穿帶速度制度方法充分利用精軋機組的速度錐,即各個機架的調速許可范圍,將穿帶過程設計為兩個過程。即當帶鋼頭部穿帶時,讓上游機架,通常為F1、F2、F3,采用高于常規速度的穿帶速度,即本發明中的一級穿帶速度),在中間切換機架,通常為F3、F4,換檔減速到常規穿帶速度,完成下游機架的穿帶,如圖3所示。因為上游機架采用了高于常規的速度進行穿帶,這樣就可以縮短帶鋼頭部在精軋區域的軋制時間,如圖4所示,也就減少了熱損失的時間,減少了溫降,從而改善帶鋼頭部終軋溫度。一般而言,熱連軋上游機架的常規穿帶速度較低,提升一定比例后不會對穿帶過程產生影響,能保證穩定穿帶,且速度相對較高的下游機架仍然恢復為常規速度穿帶,確保了穿帶的穩定性,對生產和操作沒有附加影響。該方法的設定計算和實際控制簡單,容易在同類生產線推廣應用。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的改善熱軋帶鋼頭部溫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確定帶鋼的常規穿帶速度和一級速度的提升比例;
步驟2:計算在常規穿帶速度下精軋時各個機架的設定參數,所述設定參數包括機架厚度分布、速度、溫度分布、出口溫度、入口溫度以及軋制力中的任一種或任多種;
步驟3:計算上游機架一級穿帶速度和精軋入口速度,計算一級速度到常規速度減速比;
步驟4:根據一級穿帶速度,以帶鋼中間坯入口溫度為起點,重新計算精軋機架的所述設定參數。
優選地,所述步驟1還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1,讀取速度制度表,得到以末機架為基準的穿帶速度;
步驟1.2,根據常規穿帶速度確定一級速度的提升比例;
步驟1.3,根據配置的提速比例的限制參數,對提升速度有效性和限幅檢查,確定一級速度的提升比例。
優選地,所述步驟2還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2.1,讀取機架壓下率分配表,得到精軋各個機架的壓下率,已知中間坯厚度和目標厚度,采用相對化方法,計算各個機架的入口和出口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62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打印機裝置
- 下一篇:存儲器組、耗材芯片、耗材芯片組和成像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