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施工升降機吊籠的安全就位引導裝置及吊籠的安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526073.X | 申請日: | 2013-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60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蔣興勝;黃偉;劉為;雷勤文;戴俊強;鄭永莉;陳朝暉;馮身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7/02 | 分類號: | B66B7/02;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施工 升降機 安全 就位 引導 裝置 安裝 方法 | ||
1.施工升降機吊籠的安全就位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由同軸設置的上部引導段(301)、中部導向段(302)以及下部定位段(303)所構成的柱狀體(3),該柱狀體(3)的上部引導段(301)呈錐形導向結構,中部導向段(302)與施工升降機吊籠(2)的導向輪組(201)所形成的導向孔口相適配,下部定位段(303)與施工升降機標準節立柱(101)的上管口相適配,該下部定位段(303)插入所述立柱(101)的管腔后與其內管壁形成可使柱狀體(3)在所述立柱(101)上小角度偏擺的側隙,下部定位段(303)的直徑小于中部導向段(302)從而在中部導向段(302)與下部定位段(303)的結合處形成用于與上管口端面嚙合的定位臺階(30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機吊籠的安全就位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狀體(3)上構成定位臺階(304)的側壁處具有用于與立柱(101)內管壁進行配合的徑向凸起部(305),位于該徑向凸起部(305)下方的下部定位段的直徑小于該徑向凸起部(305)從而在該徑向凸起部(305)與其下方的下部定位段之間形成第二臺階(306)。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機吊籠的安全就位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狀體(3)由鋼管制成,該鋼管頭部經壓制或焊接錐形頭從而形成所述的上部引導段(301),鋼管主體作為中部導向段(302),鋼管尾部經切削分別形成定位臺階(304)、徑向凸起部(305)、第二臺階(306)以及下部定位段(303)。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升降機吊籠的安全就位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徑向凸起部(305)與立柱(101)的管腔為過盈配合。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升降機吊籠的安全就位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定位段(303)的整體長度為50-200mm,位于徑向凸起部(305)下方的下部定位段的外徑比所述立柱(101)的內徑小1.5-4mm且長度為該整體長度的85-95%,所述徑向凸起部(305)的外徑比該立柱(101)的內徑大0-0.5mm。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升降機吊籠的安全就位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定位段(303)的整體長度為80-130mm,位于徑向凸起部(305)下方的下部定位段的外徑比所述立柱(101)的內徑小2-3mm。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施工升降機吊籠的安全就位引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定位段(303)的整體長度為柱狀體(3)總長度的1/3-1/5。
8.施工升降機吊籠的安裝方法,包括的步驟為:1)在地面上安裝施工升降機標準節(1),其間借助起重設備將一定數量的標準節(1)依次重疊形成基本高度;2)將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安全就位引導裝置安裝在需與施工升降機吊籠(2)的導向輪組(201)進行配合的施工升降機標準節立柱(101)的上管口上,安全就位引導裝置的上部引導段(301)朝上,下部定位段(303)插入上管口內,定位臺階(304)與上管口的端面嚙合;3)操作起重設備吊起吊籠(2),將吊籠導向輪組(201)的導向孔口分別對準相應上部引導段(301),然后控制吊籠(2)由上之下運動使導向輪組(201)進入立柱(101),吊籠(2)安裝就位;4)拆下安全就位引導裝置,繼續安裝后續標準節(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未經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52607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醫藥塑瓶理料裝箱系統
- 下一篇:利用熱切割技術的泡沫切割機





